第1376章 威逼(1 / 3)

扬明 柯久 1348 字 10个月前

同一日,就在贵州巡抚王三善马不停蹄的领着贵州当地官兵马不停蹄的赶往广西浔州的时候,自知时不可待的浔州知州也是亲自行至大藤峡山脚下。

三日前,一封来自桂林府的书信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他的"便宜女婿",靖江王朱履祐于信中惊恐的告知,广西巡抚王德尊已是自缢身亡。ъìQυGΕtV.net

浔州的乱局不日便将被朝廷所知晓,眼下他们唯一的活路,便是赶在朝廷大军赶来之前,即刻将浔州乱局平定。

届时,他们便能将种种罪责推到广西巡抚王德尊的身上,继而觅得些许生机。

前后不过几天的功夫,局势便是恶劣至此,李知州顾不上感叹命运的多舛,马不停蹄的便是带着府中师爷及一众亲信,行至大藤峡山脚下,力求尽快"解决"掉山中的乱民。

依着靖江王朱履祐的意思,这些躲藏在大藤山脚下,与官府对峙的瑶人百姓具是"不服王化"的乱民,当以雷霆手段解决。

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人不会说话。

百般无奈之下,李知州也只得顶着凛冽寒风,风尘仆仆的赶至大藤山脚下,与驻扎在此地多时的官兵们会合。

见得知州大人亲自驾到,尚不知晓"内情"的官兵们表面上恭恭敬敬,背地里却是叫苦不迭。

姑且不论眼下正值凛冬,进入深山老林之中,追捕那些瑶人百姓的难度有多大,光是从本心里,这些官兵就不愿意与那些"乱民"刀兵相向。

他们这些人,虽然并不全是浔州当地人氏,绝大部分都是从邻近府县抽调而来,但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多多少少也闹清楚了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知晓这些瑶人百姓之所以"揭竿起义",躲藏在大藤峡之中与官府对峙,一些都是因为浔州知州贪赃枉法,强行收取赋税,这才逼得这些瑶人起义。

更别提,驻扎在山脚下的官兵当中,还有不少浔州本地人士,甚至还与山中那些"乱民"熟识,自然更不愿意进山围剿。

正是因为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万余名官兵才始终在大藤山脚下按兵不动。

反正山中"乱民"也没有更加过分的举动,他们自然不愿意在这大冬天的,与此前的"旧识故友"打生打死。

...

...

"刘千户,这山中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虽然天色尚未完全大亮,但浔州知州早已于睡梦中醒来,甚至还若有其事的换上了一身甲胄,将领兵的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