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一锤定音(下)(1 / 3)

扬明 柯久 1256 字 11个月前

"毕尚书,您给出个主意"

伴随着福王朱常洵的一声呼喊,皇极殿中的"风云"再度集中到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身上。

经过如此一番折腾,一些心思机灵的朝臣终是面露恍然之色,后知后觉的点了点头,眼神愈发复杂。

对于殿中的"闹剧",御台之上的大明天子是否知情,众人没有太大的把握,但瞧上去苦不堪言的户部尚书定然是"知情人"。

虽然不清楚户部尚书毕自严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令得福王朱常洵由昔日那名不学无术的宗室亲王,瞬间蜕变为"忠心为国"的宗室翘楚。

但福王朱常洵刚刚的态度可不似弄虚作假,尤其是其名下的土地虽然无法改变大明所有低阶宗室的境遇,但令得河南境内的宗室们日子好过不少,却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里,一些朝臣心中便是咯噔一声,若有所思的眼神下意识的瞧向同样跪倒在地的周王及鲁王,心中升起了一丝明悟。

难怪天子借着年关的当口,将开封周王及兖州福王尽数召集至京,前两天还专门派锦衣卫赶赴河南卫辉,问候潞王朱常淓。

这几家宗室,要么是与皇室关系密切的"近亲",要么是于地方开枝散叶,传承两百余年的老牌宗室。

如若不是山西那位袭爵不久的代王朱鼎渭突然病入膏肓,无法进京面圣,只怕眼下跪在殿中的亲王还要多上一名。

"福王爷,河南宗室乱局,并非您一家之力可以弥补的"

迎着朱常洵殷切的眼神,户部尚书毕自严缓缓出列,先是冲着上首的天子微微躬身之后,方才有些迟疑的说道。

"那还请毕尚书赐教,那些河南宗室与本王同为太祖高皇帝子孙,本王实在不忍这些因为饥寒交加而流落街头"x33

没有丝毫的迟疑,福王朱常洵便是紧接着说道,其有些臃肿的脸庞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下意识的抖动着,其胸口也不住的起伏着。

听得此话,跪在地上的开封周王及兖州鲁王便是下意识的抬起了头,眼神复杂的瞧了瞧一脸激动的朱常洵。

他们都不是蠢人,如何瞧不出来眼前的这出大戏,分明就是由福王朱常洵及户部尚书毕自严自导自演,甚至背后可能还大明天子的影子。

一念至此,周王便是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