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京中反应(中)(1 / 3)

扬明 柯久 1270 字 12个月前

"陛下.."

耳畔旁微微响起的轻呼声令得正在低头翻阅奏本的朱由校停住了手上的动作,转而将目光投向身前躬身而立的司礼监秉笔。

"拿来了吗?"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拿起了一旁搁置许久,已然有些微凉的香茗将其一饮而尽后,朝着身前的心腹大伴问道。

闻言,司礼监秉笔忙是自怀中掏出几封奏本,分别搁置在朱由校的案牍前。

这其中,有福建巡抚南居益及两广总督胡应台所书的奏本,也有名义上掌管宗藩事务的宗人令所上的奏本。

虽然朱由校麾下迄今为止,仅有皇长子朱慈燃一名子嗣,但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国本"既定,皇弟由检又成婚多日,朝中自然而然的便是多出了一些令其出京就藩的消息。

前段时间,朱由校乃至于朝廷的注意力尽皆集中在西北民乱以及苟延残喘的建州女真身上,此番言论虽然偶有提及,但却算不得"喧嚣"。HTtρs://?/a>?Ъīqiκυ.

但是随着一连串自西北而来的捷报进京,朝中关于令信王由检出京就藩的声音便是越来越多。

受这股风的影响,就连于十王府中居住多年,宛若透明人一般,罕有人提及的三位"皇叔"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神宗皇帝膝下共有五名皇子顺利长大**,除却继位不足月余便撒手人寰的先帝以及就藩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之外,剩余三位皇子至今仍居住在冗杂的十王府中,无人问津。

如若不是被朝臣提醒,就连朱由校也险些忘了,自己在这世上,还有三位"皇叔"。

没有理会刻意被司礼监秉笔摆在正中,由宗人令所上的奏本,朱由校径自拿起了一旁,由福建巡抚南居益所书的奏本,微微眯起双眼,仔细的阅读起来。

见状,司礼监秉笔王安不由得苦笑一声,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心道这次怕是要让信王失望了。

就在昨日晚些时候,信王府的总管太监王承恩走了御马监提督曹化淳的门路,被带到了自己身前。

三言两语过后,王安便是闹清了这位信王府总管太监的来意,"天子胞弟"自觉继续待在京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