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转机(上)(1 / 3)

扬明 柯久 1314 字 12个月前

八月二十四,虽然距离蒙古大军围城已是过去了三日,城外的狼藉已是被收拾的差不多了,但空气中仍是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道,令人隐隐作呕。

辰时刚过,笼罩在榆林城上方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位于城中的巡抚衙门已是人满为患,街道上更是出现了不少手持兵刃的士卒,往来巡视,神情冷凝。

约莫过了两炷香的功夫,街道上巡视的兵丁突然多了起来,只见得榆林城中的文武官员纷纷在身后吏员的簇拥下行至巡抚衙门正厅。

见得厅中早已等候多时的延绥巡抚陈奇喻,纷纷拱手示意,随后便是默默立于一旁,等候着居于上首的"不速之客"发话。

昨天太阳落山之际,自京中而出,奉圣谕坐镇榆林平乱,总督"剿匪"一切事宜的兵部尚书王在晋到了。

见得榆林城中的文武官员悉数到齐,脸上残存着疲态之色的王在晋冲着一旁的陈奇喻点了点头,随后便是在官厅中众人有些惊愕的眼神中起身,拱手行礼:"本官已是知晓,榆林之危,全赖诸位同僚精诚合作。"

这位自中枢而出,代天巡狩的"钦差"脸上满是诚恳。

"王大人言重,食君禄,当为君分忧,我等岂敢居功。"闻言,神色颇为忐忑的延绥巡抚陈奇喻便是起身回礼。

"一切皆是下官办事不力,这才令得蒙古围城"x33

虽然凭借着靖南侯及靖北伯等人的奋力搏杀,化解了榆林的危局,但他身为延绥镇的最高行政长官,造成蒙古围城的局面,已然算是"失职"。

"陈大人不必妄自菲薄,本官离京之际,天子曾金口玉言,延绥积弊日久,非短时间内可以建功。"

闻言,王在晋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欣赏之色,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如今大明朝廷可是罕有像陈奇喻这等主动"请罪"的官员了。

"还请总督大人主持大局。"

又是忙不迭的行了一礼之后,陈奇喻方才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近些天的一连串"祸事"着实令他有些焦头烂额。

话音刚落,官厅中的文武官员便是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放在了上首的王在晋身上,这位不但是天子委任的平乱总督,此前更是官至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