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防微杜渐(2 / 3)

扬明 柯久 1108 字 2023-02-22

但笼罩在我宣大头上的乌云尚未完全散去,不知建斗可有妙计?"ωωw.

起初的时候,杨肇基本想凭借着城中的火器箭矢,将蒙古大军的铁骑牢牢挡在城下,令他们无功而返也就是了。

但是今日见到卢象升所率领的天雄军如此悍勇,他心中不可避免的升起了一个新的念头:除了固守之外,他大明能否主动出击?

关外蒙古并非铁板一片,只要令他们内部产生矛盾,自会不战自溃。

听闻杨肇基主动征求自己的意见,蓟镇总兵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愕然,没想到这位军中宿将居然如此"纳谏如流"。

犹豫了一下,卢象升就连忙将心中所想托盘而出:"督抚,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已然率众西迁,这漠南蒙古诸部落的目的已然初步达成,若是久功我宣府不下,卑职怀疑他们有可能如同昔年那般,进犯大同。"

虽然卢象升久在蓟镇,但也知晓现如今的宣府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杨肇基的"经营"下,废弛许久的军户早已焕然一新,又有两万京营士卒驻扎,端的是兵强马壮。

相比较之下,与宣府互成犄角之势的大同则显得略微"平凡",虽然大同巡抚高第及总兵麻承恩近些年也是励精图治,整顿军备,但仍无法与宣府相比。

这也是前些年,蒙古科尔沁部佯攻宣府,实则图谋大同的原因所在。

这一次蒙古大军无论是兵力亦或者威势都远胜于那一次,蒙古人决计不会轻易接受无功而返的结果,他们一旦发现久攻宣府不下,很有可能会转战大同。

听得此话,杨肇基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原本轻松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卢象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与宣府相比,大同的确显得有些"空虚",若是蒙古人铁了心转枪头,以大同城中的那些兵力还真不见得能挡住蒙古铁骑。

一想到大同城中还有世袭罔替的代王府,杨肇基的心神更是为之一沉,大明藩王本就贵不可言,更别提现如今的代王府与天子关系密切,若是惊扰了代王,谁担得起这般责任。

而且杨肇基经略宣大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对于大同城中的一应文武多少也有了些许了解,大同总兵麻承恩出身将门世家,其个人勇武及对朝廷的忠心自是不用多少。

但大同巡抚高第却显得有些"庸碌",太平时节,倒是能算作一个好官,但若是战事来临,杨肇基很怀疑其能否淡然处之。

"建斗的意思是?"

微微眯起了眼睛,杨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