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造化(2 / 8)

国潮1980 镶黄旗 2533 字 2023-05-02

方人异地求存,才请客来巴结一些人?

那要拿两个不同生活处境,不同职业的群体,甚至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来做这样的比较,是不是一种不公平呢?

比方说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像这样一个能干不能说的南方人,在国营单位能混得开吗?

反过来几个北方人,是不是那种压根缺乏经济意识的人呢?骨子里就没怎么看重经商的人呢?

这么一想,或许也就解释了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北方官僚多,南方商人多。

所以这本质上,还是一个“夏虫不可语冰”的问题。

不同的生存环境和要求造就了不同人的生活准则和生活能力。

说白了,别看同样都是乌龟,但海龟非要嘲笑陆龟不会游泳,其实没什么意义。

至于对宁卫民个人来说,他既然是个有幸得到了超越时代见识,能够俯览人生和时间的人。那么通过身边发生的事儿,看待这个问题也就越来越清晰。

他就发现自己的身边处处充斥着这个道理的现实例子。

最直接的,像皮尔卡顿投资团的这些高管们,就真没几个人能记得帮他兑换日元的。

别看喝酒时,都答应得痛快着呢。

可除了齐彦军出于好面子,很讲义气以官价给他送来一百二十万日元。

沙经理大概是出于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的市侩,也以黑市价试探性给他送来三百八十五万日元之外。

再无旁人记得这个茬儿了。

他呢,也没食言而肥,除了表示感谢,一概收下。

私下里,也的确把预计日元会大幅升值的判断告诉了齐彦军和沙经理。

劝他们哪怕在国内用不着日元,也尽量把手里的钱多换点日元才划算。

但也就这样了。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相信,相信后又能照做多少,那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而那些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花钱享受的其他投资团成员,甚至就连怎么消费,怎么处理个人财富,也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照样能反应出每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学识眼界。

比方说买汽车这件事。

出身是**大学生的赵大庆就订了一辆桑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