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国税国赋(1 / 3)

楚王在外三月多,不理朝政。

如今归来,自然是要国事府诸位臣子都见一见,看看国事进展如何呢。

郑怀走时,将近正午。

熊横吩咐寺人多准备些饭食,派人去将右令尹昭雎请来。

等到昭雎到时,长案之上,早已是摆满了饭食。

“臣昭雎,拜见大王。”ωωw.

寝宫之外,昭雎行至大殿正中,向着上首楚王行礼道。

此时的楚王,正在一张竹简之上,书写什么,听到昭雎说话后,方才是抬头道:“右令尹快快请坐,寡人特意准了酒饭,与右令尹共饮!”

“臣谢过大王。”

昭雎再度行礼后落座。

自从楚王大骂景翠,表现出对秦国勋爵制度的反感后,楚国的诸多事情推广起来,都感觉容易了许多,自然让昭雎为右令尹后,他办起事情来也更加卖力了。

楚国国事之重,全在昭雎的身上,全因昭雎掌握钱袋子,若是缺少了钱财,则许多事都做不成。

君臣二人连番对饮,俱是吃起来。

席间熊横又将出宫以来的所见所闻,所遇到的一些不解的事情,就是请教于昭雎,昭雎是知无不言,尽皆为楚王解答,其学识渊博,由此可见一斑。

闲聊许久,楚王却只字不提国事,昭雎略微沉思后,便主动说道:“大王行至长沙城时,有黔中户籍长上报,说是大王专心于国事,体恤于臣民,其贤明颇有上古唐尧虞舜之风!”

唐尧虞舜。

听到这四个字,熊横脸皮再厚,也还是会腼腆的。

“哈哈,户籍长过赞也,既行此令,就必须得彻底,寡人所为无非是看我诸国诸郡诸县,执行如何,若国政不能出郢都,则谈何以国政,曾听前将军所闻,黔中郡守钟离者,曾为景鲤举荐,景鲤门客?”

熊横此问,就是要对昭氏摸摸底,看其在楚国郡县影响如何,这位钟离郡守是否是在景鲤被灭三族后,又投靠于昭雎。

“回大王,正是如此,昔年景鲤为我楚令尹,我楚国氏族求官,都需得受景鲤举荐,由景鲤举荐后,方才能到楚王槐之面,受其重用,不仅是钟离,我楚国官吏多是如此。”

这倒也没错。

咸尹郑怀、后宫郑袖、还有一个令尹景鲤,楚国南氏之外,景鲤是将楚王槐彻底围了起来,昭雎说楚国氏族求官,皆是离不开景鲤,这其实是已经为景鲤开拓了。

楚王露出费解之意:“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