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王师归来(1 / 4)

西风凌烈。

楚国荆山行宫之外,正是高台修筑,群臣汇聚。

黄土修筑,乃有一丈之高,上方又是两丈见方,四处旌旗悬挂,当中立一座大鼎,两侧长案之上,尽是祭祀用的礼器。

今日十二月三十,翻过今日,又过一年。

有太仆景熌于高台正中,操持祭祀,楚王端坐一旁,行祭祀大理,令尹景鲤则贴心地跟在一旁,时时陪伴着大王。

高台之外,乃立一帐,帐中端坐着太后南氏。

日悬高处,天地之间升起些许暖意。

祭祀大典从清晨开始,到现在已至完结之时,也难为老景鲤和老景熌了,两个花甲老人一直操持到如今。

“大王,昨日传来的书信,四位将军一行人,已至三十里外,今日一早起来赶路,到正午之时,必然归来,还请大王再耐心等候片刻!”ωωw.

景鲤贴心地说道。

楚王的目光,则一直落在站在大鼎前,神叨叨的景熌身前。

景鲤一看,又继续说道:“我楚人以祝融之后,在千年之前,曾随三皇五帝而征战,至大商立国之时,曾为商王效力;也正是因为此,我楚人先祖与那秦人赵人先祖飞廉一般,开罪了大周。”

“牧野一战,周武王大破商军,帝辛自焚于鹿台,此后商灭而周立,周武王自立为王,尊姬昌为周文王,开始分封天下,将我楚人氏族分封在丹水一脉。”

“当时是也,丹水乃异族之地,他们不耕种五谷,也不读诗书,更是不知礼法为何物,甚至茹毛饮血,宛如禽兽,就在这绝境之地,我楚人发奋而图强,不知击败了多少氏族,多少诸侯国,才被封赐为子玦。”

“其后在沿着丹水南下,至于汉水下游,大江之畔,再有熊通称王,方才有今日之楚,可谓是历经艰险,如今世人只知我楚国之强盛,却早已忘记了大周的辉煌,这都是我楚人一步步得来。”

“太仆祭祀之礼,亘古有之,它记载了我楚人一路走来的艰辛,祭祀族中之礼法,不仅是昭示我楚乃礼仪之邦,更是告知我后是楚人,先祖不可忘矣!”

景鲤是个好老师,处处都不忘记给楚王授课,又趁着这间隙,给楚王强化了一下楚人的历史。

“那令尹说说,数百年后,我楚国会不会如大周一般,最终也会没落呢?”

景鲤略微思索后摇了摇头:“想我楚国人才辈出,只会越来越强盛,每逢到最危难之际,总会有我楚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