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抗秦之策(1 / 5)

咸尹,掌管楚国谏议,所有上达楚王的谏言,都会经过咸尹之手,可以认为他是楚王的耳朵,咸尹若是出现问题,那楚王的耳朵可就被蒙蔽了。

此人乃王太妃郑袖之兄,曾为景鲤之门客,与郑袖一样,都是景鲤举荐给楚王槐的,之后郑袖又吹了几年的枕头风,与景鲤里应外合,做到了这咸尹之位。

也能由此可见,楚王槐在后期被臣子们控制到何种地步。

自新王即位以来,臣子上给新王的谏言,新王从不翻阅,这也就导致了秦国郑介这个咸尹被空置下来,如今举荐他为使者,必然是想在回来后,借此给郑介换一个位置,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对于此人,熊横不甚熟悉,就只记得他从咸阳杀人回郢都后,前往寝宫拜见楚王槐,这郑介就在楚王槐旁边,讲授连齐而破秦之弊。

正好那段时日,秦楚关系破裂,楚国开始谋求连齐。

当时虽未觉得有什么,但现在细细想来,此人还是很有才华的,精通于纵横之术,毕竟景鲤除了是一只老狐狸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人善用,作为他重要门客的郑介,自然不会是一介草包了。

楚王没有着急去询问太后的意见,而是问向景鲤:“若派遣咸尹出使,此事能成吗?”

“启禀大王,咸尹此人少年时曾游历诸国,素来知晓三晋国情,在韩魏之地多有故交,又与齐国苏代同为师兄,精通于纵横之术,善于权衡利弊你,老臣实在是想不到,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当此重任?”

熊横目露思索,在迟疑了一阵后,才是转向身旁南太后:“母后以为呢?”

似乎是南太后也觉得,除过郑介之外,暂时就没有很好的人选,只得说道:“咸尹郑介何在?”

话音落,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来。

熊横望过去,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细看之下,与那国色天香的妹妹郑袖,竟没有半点的相似之处。

短须、高冠、玉带、赤足。

与这殿中绝大多数臣子一般,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M.

郑介快步行至正中,朝着上首躬身行礼道:“臣拜见大王,拜见太后!”

“令尹举荐你云,颇懂得纵横之术,不知此番北上,咸尹采用何策?”

南太后出声问道。

熊横也是很想听一听,他说的纵横之策。

若是真能说动三晋联合攻秦,对楚国将大大有利,否则就只有独自抗秦了。

“启禀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