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籍四书无释子(2 / 3)

端正二字倒也达到了,不至于难看,也不至于看不懂。

完整的默写完‘泰伯篇’,朱七牛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看向了第二题。

第二题,四书题——修身。

和前面那题‘泰伯’不同,在儒家经典之中,修身出现的次数太多,一个想岔了,直接就会导致整篇默写错误。

朱七牛在抄写题目时,其实就下意识思索过到底哪一篇才对,可直到正式做题时,他依旧不太敢确定。

这时,宋濂先生的一番话被他想了起来。

“但凡科举考试,出题者总是想方设法加大难度,设置陷阱,要想答对他们出的题,就得懂得他们的思路和规律,比方说县试第一场,前两题肯定都出自四书,如果上一题是论语里的,那下一题就绝不可能是论语里面的,除非这个考官故意作弄。”

“而在县试中嘛,知县一般不会故意乱来,因为如果考中的人太少,他自己也会被上司训斥,反倒是有人答得好,正好证明他治理有方。”

朱七牛暗道:“上一题泰伯篇明显出自论语,所以这一题不可能还是论语里的,而皇爷不喜欢孟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这一题应该是中庸和大学里的。”

“大学有言,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也……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说白了就是修身是为了齐家,而要想修身,必先正心,齐家又是为了治国,扯来扯去,只会越扯越多,怕是整本大学默写下来才够,答卷纸都不够写的。”

“所以大学应该也可以排除,那就只剩下中庸了。”

“中庸第二十七章有言,大哉圣人之道……其次之谓也,正好合题。”

想罢,朱七牛拿出第二章草稿纸,又开始打起了草稿。

差不多之后,朱七牛这才又开始写答卷。

因为抄书抄多了的缘故,朱七牛的书写速度那是相当快,不一会儿功夫,一百来字的修身篇就写完了。

用余光瞥了眼天上的太阳,连正午都没到。

朱七牛不禁有些疑惑,不是说很多时候有的人考到都要收卷了还没写完吗?

我咋就写的这么快呢?

难道是因为我有个好老师?

还是因为我记性好、写的快?

看了眼第三题的题目,朱七牛决定下午再写,先休息会儿,反正也只剩这一题了。

不然下午就更无聊了,到时候总不能答完卷子就趴桌子上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