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咨臣以当世之事(2 / 3)

“行,这事儿我会跟皇爷爷和百官商议的,你的第二项建议是?”

“内阁。”

“内阁?”

“对,所谓内阁,乃是皇帝的参谋机构,像太上皇时期的宋濂先生,先皇时期的杨士奇等,都可以算作内阁成员。

他们往往顶着某殿阁的大学士的名头参议军政要务,有建议权却没有政权、军权、监督权等其它权利,他们的位置关键,但品级不高,属于权力不大但很关键、地位又不高的那种官儿。

我的建议是从各省各部中抽调一批官阶五六品的官充任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专职辅佐皇帝**要务,则皇帝必然轻松许多。

从权利组成上来看,他们的建议至关重要,似乎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京十六省和九部的许多事务乃至官吏去留,就跟过去的宰相似得。

但从级别上来看,他们又差得远,不说左右布政使和各部堂官了,就是随便一个从四品官,他们就得停下来行礼。

则他们的位置和权利便天然决定了他们跟那些左右布政使和各部堂官不对付。

毕竟其他官儿位置高但权利有限,而他们权力大但地位尴尬,只要不叫他们双方勾结,就算皇帝不管事儿,他们双方就能保证大明朝堂的基本运作不出岔子。

简单来说,整个内阁合在一起就像是过去的丞相,但却没有丞相的地位和权利,对皇帝驾驭百官利益极大,而弊端很小。

综上所述,我建议内阁成员可以挑选那些有德性和操守、同时能力突出、但跟各左右布政使和各部堂官不对付的人。

最好是这些内阁成员彼此之间也不对付才好,如此一来,皇帝才好拿捏全体官员,居中平衡协调,不至于被架空。”

朱雄英大点其头:“好主意,好主意啊,像杨士奇之前担任过的武英殿大学士之职,我想封几个就能封几个,想封谁就封谁,反正也只是五品小官,没太大权力,其他官员根本没资格反对。

最要紧的是,只要大家习惯了这种制度,那就算大明后世出现昏庸的皇帝,只要皇帝不乱来,由着官员去操持,江山总是乱不了的。

而他后面的皇帝如果想做事,想接权,难度可比从古代那些权臣手里夺权容易多了。

除非军政双方,京官儿外臣以及内阁大学士全都沆瀣一气,可那不是还有各地的藩王嘛。”

“是啊,皇上,所以你如果认同这一办法的话,可以去找太上皇商量商量,然后就可以向朝臣公布了,你不是一心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