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开启民智的底气(1 / 4)

一声询问。

孔子皱眉,随后却是深深的看了李烨一眼,缓缓点头:“人之聪慧也有别。有生而知之者,称上智;有生而愚笨者,称下愚;上智者下愚者寥寥,余者皆为中人之姿。”

说着上智之人的时候。

孔子连眼睛都没有眨上一下。

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李烨。

很明显。

在孔夫子看来。

李烨这位大夏的天子,便是他所说的上智之人了。

否则。

他实在是不明白。

李烨以不到双十之数的年纪,为何会懂得这么多的东西。

甚至仅仅一番话,便是将他坚守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全都打破了。

而面对孔子的回答。

李烨却并未有什么过多的解释,而是点了点头,顺着孔子的话继续说道:“生而知之者于天生愚笨者皆是寥寥。就连夫子你也曾言,你非生而知之者,不过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聪慧如此,人之善恶亦如此。多有不同,需得因材而施教。”

顿了顿。

李烨抬头望向孔子,是细细道:“就连夫子你这样的当世圣人,尚要学习半生,才能从心所欲,而不踰矩违礼。更何乎常人?”

“是故,若期百姓人人知礼、懂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重而道远也。在此间,必以刑法框束,则尽善尽美矣。”

一语之后。

孔子点头苦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善。”

深呼一口气。

孔子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目光灼灼的望着李烨,是朗声道:“那么,老朽便只剩最后一个请求。”

李烨依旧是微微欠身:“夫子请直言。”

“陛下何以待民?”

这一次。

孔子眯着眼睛,浑身气势高涨了起来。

连眼睛都不眨上一下,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李烨。

而李烨也明白。

此刻。

已经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孔子周游列国这么多年。

可以说。

其足迹几乎是踏遍了中原四国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