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2 / 7)

金又道.“各县都让粮站在收,九县都丰收,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粮你,各处粮站都以八百文的价钱购粮,无论粮你涨跌如何,都是如此。现在市你高的离谱,愿意卖粮给粮站的百姓也不多,也就只收了七十多万石吧。”

谷**伤农,米贵伤民,为了解决这个情况,粮站就有了大用处,张安世制定了一个官府统一购粮的法令。

也就是说,无论粮你多少,粮站都以一个价格来收购,假若粮食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八百文以下,这粮站也依旧付出一石八百文,而外头的粮你高涨,也依旧是这个行情。

当然,若是农户想将粮食卖给商贾,也没有问题,只要你愿意卖,粮站不管。

可实际上,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农户,愿意将粮卖给粮站。一方面是粮站童叟无欺,价格是恒定的。

另一方面,你想卖给别人,运输是个大问题,而且小农在面对商贾的时候,本就处于弱势,哪怕是大宗的粮你暴涨,商贾的收购价格,却也绝不可能是市你。

可是虽是这样想,张太公内心深处,却莫名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

一听单单收到的余粮,就有七十万石这里的人都懵了。

当然,是没有人相信张安世的,在他们看来,张安世是在故布疑阵。

却听此时,张安世轻巧地道.“七十万石……这便好的很,现在大宗粮你价格这么高,那就赶紧统统都卖了吧,我报一个你,二两银子一石,有多少人收,我们就卖多少。”

朱金像是很讶异地突然惊呼道:“七十万石都卖出去?”

“都卖?”

“若是价格到了二两银子之下呢?”

张安世道:“一两银子也卖,莫说一两银子,就算是八百文,照旧卖!现在太平府粮食多不胜数,只要有人肯买,高于八百文,有多少卖多少!刀。”

朱金道:“明白了,公爷……小的这便让人去挂单。”

张安世说着,笑吟吟地走到了靠朱棣不远的地方,落座,看着众读书人。

这些人则是一个个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的样子。

要知道,他的身家性命,可都压在粮上了。

张安世则是一脸随和地笑盈盈道:“来啊,继续做诗,我们都是高雅之人,此情此景,怎可无诗?”

许多人的脸色已是骤然苍白。

因为他们看到,果然有一人,得到了朱金的吩咐之后,飞快地跑着去了。

就在此时,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