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守城之辩(1 / 4)

张皓指着地上的张安,颐指气使道:“速去告诉张老匹夫,把高邮给我守好了。”

听到这话,张安整个人都毛了,我算老几,敢去安排张士诚的“军国大事”,再加上您和主公已经破裂的父子关系,我这个小书童不被主公震怒之下咔嚓了!

张安在地上趴着,悲声道:“少爷呀,我跟着您两年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上有年过半百的高堂要赡养,下有三个兄弟姐妹嗷嗷待哺,您就放过张安吧!”

张皓摸了摸下巴,也觉得不是很靠谱,别说安排张士诚未来的军事战略了,只是因为张安这个“张皓小书童”的身份,张士诚见面就得赏他二十军棍。

这时候,翠儿带着刘夫人的首席大丫鬟浣秋走了进来,浣秋看了看地上的活宝张安,不禁以手抚额,转过头不看张安,对着张皓说道:“二公子,夫人有要事和你相商,让你马上过去!”

张皓顿时拍了下脑门,对啊,怎么把家里的话事人给忘了,这事还要着落在母亲身上,说完飞奔而出。

浣秋没好气地对地上的张安说:“快起来吧,你家少爷已经到中堂了。”

张安用眼缝瞄到张皓已经不在屋内,才长嘘了一口气,起身对浣秋行礼道:“让浣秋姐姐见笑了!”

中堂上,刘夫人和张士义主次而坐,脸上满是忧虑。

刘夫人曾经亲自组织妇女生产战备物品,还曾亲自到城墙上慰问官兵,对近期的局势也是有所耳闻,便问道:“士义,局势果真已经至此了吗?”

刘夫人知道此时高邮激战正酣,此时回来,难道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张士义回道:“大嫂,元军百万,兵围月余,现在城内粮草只够维持十余天,大哥这边想为张家的子弟留条后路.....”

……

张士义粗略地向刘夫人说明了目前的状况,并着重将张士诚的安排告知了刘夫人。

刘夫人叹了口气,说道:“难不成张家的劫数在此吗?”想到这里刘夫人也是忧心忡忡,但是作为起义军统领的家属,干的又是杀头的活动,虽然担忧,但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世子张旭站在旁边,沉默不言,因为紧张俊俏的小脸有点发白,自张士诚起事以来,还从未遇到此等危机的时刻。

去年张士诚自称诚王,作为诚王世子更是前呼后拥,风光一时无两。

世子殿下的成熟稳重、睿智好学为百官所称道,再加上俊朗的风姿,绝对是世子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