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封禅之议(2 / 3)

李治你别怂 贼眉鼠眼 1107 字 2023-04-14

/p>

李勣微笑:“乖孙儿,爷爷给你看一件传家宝,你凑近点儿……”

…………

长安市井的传闻越传越广,不知为何,许多百姓都在异口同声地传诵,赞同天子泰山封禅的声音愈大。

朝臣们的反应也很微妙。

大部分朝臣不置一词,但是当风闻言事的御史们将长安市井的声音反馈到三省后,事情注定阻挡不住了。

明明仍在休沐期的朝堂,突然奏疏漫天飞舞,尚书省值守的官员手忙脚乱。

奏疏的内容大部分是请求天子封禅泰山。

这帮官员真的很懂事,不管天子答不答应,反正请求天子封禅总是没错的。

就如同新君即位,群臣三请,新君三辞。

新君三辞的语气一定会很严厉,甚至会痛斥这些劝进的官员不臣不忠。wap..com

但是这些官员在新君登基后,真的受到处罚了吗?

恰恰相反,他们都被重用了,因为“拥戴之功”。皇帝你当了,不臣不忠的罪名我担了,就问你感不感动。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

如今长安城的流言也是套路。

>

舆论先造起来,化主动为被动,以退为进的手段使过后,天子其实已经掌握了更深程度的主动。

新年的第五天,右相许敬宗,河间郡公李义府,大理寺卿段宝玄三人一齐上奏,请天子封禅泰山。

这三人的奏疏,给本已沸腾的朝堂加了一瓢热汤,朝堂炸锅了。

三人的分量都不轻,可以说是股肱之臣,他们的奏疏是一定要呈到李治面前御览的。

李治的反应却很有意思,看到三人奏疏的当天,便下旨严厉斥责他们,并在批复里说自己德才不具,功没于先皇,有何颜面封禅泰山。

最后李治斥责群臣,封禅之事不可再议,就此搁置。

带头上疏的三人顿时熄了火,群臣也果然不敢再提。

但李义府却头铁,满朝文武唯独他未曾收敛,跪在太极宫前声泪俱下,不是认错,而是坚持认为天子应该封禅,砍我的头我也这么说。

太极宫里的李治闻讯后大怒,又一道圣旨严厉斥责。

最后一句,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