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科考取士(2 / 3)

李治你别怂 贼眉鼠眼 1043 字 2023-04-14

:“来人,弄只鸡来,杀给他们看!”

官员们勃然变色,一名国子监博士颤声道:“李县侯,何至于斯!”

李钦载突然变脸,哈哈一笑道:“诸位莫误会,只是杀只鸡给你们补补身子……”

我信你个鬼!

官员们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眼神,然后,从彼此的眼神里他们看到了各自的妥协。

….苦笑数声,国子监博士行揖道:“便按李县侯所言出题便是,毕竟您才是天子钦点的主考官,下官一切听您的。”

李钦载叹了口气,心里微微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刚见面就该杀鸡的,浪费半天口水,何必呢。

统一了认识后,接下来的事情便容易多了。

李钦载和官员们开始动笔出题。

>

考题早已有了腹稿,李钦载下笔如飞,很快便将一套试卷出完。

众人再次进入商议模式,逐题讨论,每一道题都严谨地商议许久,从出题的初衷,到考题的难度,以及涉及的知识面等等。

一套科考试卷很快商议完毕,这次的过程很通畅,也许大家都急着吃鸡。

确定了考题之后,李钦载将新鲜出炉的试卷交给两位监察御史,御史当然不会多嘴,简单看了一遍后,当着众人的面将试卷用火漆封存,然后派出一队人马将它送到长安城礼部刻版印刷。

出完题的李钦载还不能走,参与出题的人都必须留在学堂里,大家仍然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这是为了避嫌,也为了防止主考官泄题徇私。

李钦载欣然配合,在大家都不违反规矩的前提下,他也不介意遵守规矩。

三天后,随着长安城钟鼓楼冗长的钟声敲响,两年一度的科考开始了。

科考从隋文帝而始,但历年来却有名无实,到大唐贞观年间才渐渐有了正式的规模,不过贞观年的科考虽说是面向全国,实际上参与科考的大多是世家子弟,而且规模很小。

李世民曾经站在太极宫笑着说“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然而事实上,他说这句话的那年,朝廷科考取士总共才区区数十人。

以大唐士子的总基数来说,贞观年间的科考更像走个过场,事实上仍以录取世家子弟为主。

直到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