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特例为谁开心照不宣(2 / 3)

重生资本狂人 杰奏 1024 字 2023-04-27

正治经济学硕士课程了。”

高弦欣然道:“我终于也有能拿得出手的学历了。”

说起来,高弦能进香江大学,属于一个特例。

个中缘由,首先,做为香江大学当然校监的港督麦理浩肯传话;其次,高弦不求什么建筑物冠名权地低调捐了五百万港元;最后,高弦那篇《香江经济和全球石油危机》的学术论文,含金量十足。

归根结底,虽然现阶段,像强哥远去米国明尼苏达大学镀金博士的高端量身定制课程,还没有大行其道,但高弦具备让香江大学为他开特例的资本。

>

易慧蓉像给自己学生布置作业一样地嘱咐道:“等上课之后,认真学习,不许开小差,尤其西贡那个地方,不准去!”

高弦顺着这个话风调节情调道:“那你可要经常来检查我的作业啊。”

易慧蓉白了自己男人一眼,“我和香江大学校长黄丽松,以及其他教授约好了,一起吃个饭。到时候,你谦虚点,别摆大老板的架子。”

高弦连连点头,“那是当然。”

……

对于这个饭局,高弦相当重视,以至于精心准备了不少话题,而不是局限在香江大学肯收自己的世俗感谢层面上。

比如说,高弦十分诚恳地表态:“如果各位愿意成立自己的科学研究实验室,我在资金方面,可以提供全力支持。”

身为化学家的黄丽松,笑着直指问题核心道:“不知道,高先生对于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技术,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这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心里嘀咕一句的高弦,打了个哈哈,“没有硬性要求。当然,真能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也求之不得!”

言谈甚欢的黄丽松,推心置腹地感慨道:“高先生的好意,我们都能够真切感受到,但科学研究实验室的运作需要一个长远机制,而这又离不开一个完整的体制。”

高弦当然明白黄丽松的言下之意,就像久病床前无孝子一样,高弦再有钱,也不可能永远不要任何回报地支持他们运作科学研究实验室,毕竟,香江这里缺乏一个类似欧美那样的环境。

这些学者聊着聊着,便说到了一个人,“高昆要离开香江,回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了。”

一听到这个名字,高弦心中一动,难道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