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踢人出局(1 / 3)

类似于小物件的古董,鉴定的人最怕遇到民间的手艺。因为民间的手艺人不受任何约束,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因此在鉴定上,鉴定者就很难用当代社会的潮流、人文风气和制作技术,去判定出它的来历。

第二轮决赛上场的第一件古董,是用白玉镂雕而成的鱼型玉佩。

这块玉佩的雕工略显粗糙、瑕疵遍布,一看就是民间的玩意儿。

虽然这块玉佩很难辨认,但是我能看出它的来历,叶子墨和卢怀玉也一定看出了它的玄机。

如今八位高手同时抢鉴一件古董,他们明明成竹在胸,却迟迟没有抢先报出玉佩的来历。这只能说明他们想借此机会,将多余的人剔除出局,方便后面人少好办事。

果然,

我迟缓了片刻,旁边的青年男子郑志,就率先报出了鉴定结果:

“从玉佩的颜色、雕工、包浆来看,这块玉佩应该出自明朝末年,是南方民间手艺人的私雕玩物!”

陈管事遗憾的摇了摇头:

“郑先生!~对不起!您的鉴定结果是错误的!”

郑志眉头紧锁、满脸狐疑:“不对啊!~根据我对古玉的了解,这块玉佩肯定出自明朝末年,怎么会错呢?”

陈管事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郑先生!~这里是鉴宝赛场,请您不要随意开口,以免扰乱了其他参赛者的鉴定!”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在比赛结束之后,找我核对宝物的信息!”

“哎!~”郑志长叹一声,心中暗骂自己学艺不精。

站在最边上的中年男子王勤说道:“这块玉佩应该是明朝早期的物件,制作者是南方民间的手艺人!”

“俗话说人能养玉,这块玉佩的色泽通透、润泽,它以前的主人应该是玉不离身!”ωωw.

“一个人能把玉佩戴成这等模样,至少要花费几十年的时光!”

“所以我推测制作玉佩的手艺人,把它制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送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留作纪念的小玩意儿!”

“呵呵!~”陈管事淡笑着说道:

“王先生的鉴定分析恰到好处,但还是和正确的答案有所偏差!”

“所以王先生和郑先生各扣一分!”

王勤满脸困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看走了眼。

一块来路不明的小玩意儿,却连番打了两位鉴宝高手的眼,于是再也没有人敢轻举妄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