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镇江堡(1 / 6)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708 字 2023-04-30

>

建虏还是传统模式的调兵遣将,集结发动;粮草物资的集中、运输,也是有迹可循,能够估算。

对于建虏的人口和土地数量,同样也有着军情部的计算和分析,能够得出其消耗和库存的大致数量。

显然,这些都有利预判建虏的实力,以及有可能的动向。可反过来,建虏对于东江镇的情形,却是云里雾里,看不真切。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双方在情报上的不对称,也决定了建虏的被动。

“杂家已经上奏朝廷,请皇爷勿忧。”方正化向火堆中扔个根树枝,溅起的火花映亮了他无须的脸,“待到大捷,再让万岁龙颜大悦。”

郭大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全仗方公公上达天听,为东江镇解说,消除万岁之虑。”

三年平辽啊,现在连正月都没过呢,就猜疑起来。这个崇祯皇帝,郭大靖已经无力吐槽。

方正化哈哈一笑,起身道:“天色已晚,杂家便先去休息了。”

“方公公请便。”郭大靖拱了拱手,目送方正化远去。

何可纲从方正化的背影收回目光,对郭大靖说道:“这位监军方公公,倒是挺平和,挺通情答理的。”

郭大靖微笑颌首,说道:“万岁深居九重,全靠这些耳目了解边镇情形。若是虚假,定会影响朝廷决策。方公公比较正直,这也是东江镇之幸。”

何可纲笑了笑,说道:“在东江镇监军,也是方公公之幸。待回朝时,少不得一个知兵的评价。”

“朝廷对于内臣的标准自然不高,知兵嘛,确实当得。”郭大靖微抿起嘴角,似乎有着淡淡的嘲讽。

不仅是对太监,对于文官,知兵的标准也是很低。读两本兵书,说两句大话,便能以“知兵”自诩。

比如袁督师,师从退伍老兵,却从知县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封疆大吏,最终却是误国害民。

严格来说,孙承宗也是一例。甚至可以这么说,作为关宁锦防线的首倡和缔造者,大明的灭亡,也有他的一份大功劳。

只不过,古人以盖棺论定和为尊者讳为标准。孙承宗死得壮烈,忠臣楷模,生前所犯下的错误,也就没人深究了。

何可纲察觉到了郭大靖的不屑,却以不以为意。

在他们这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