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广鹿岛不错,再至龙骨山城(3 / 6)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700 字 2023-04-30

献计之后,毛文龙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此次能够带兵在外,也显示出了压制的放松。

是拼命立功,还是继续低调,刘兴祚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他还不能十分确定毛文龙的心思。

“广鹿岛是个好地方,郭兄弟真是慧眼。”前方,尚可喜还在给郭大靖介绍着广鹿岛,“耕地在诸岛中是最多的,能养活更多的辽人,也能招募更多的士兵。”

郭大靖不时点着头附和几句,心中却在盘算:援朝作战结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在广鹿岛种上土豆。

尽管是后世培育的耐寒高产短生长期的品种,但数量不多,今年就是全种上,也就两三百亩左右。

也就是说,今年如果能全部种上,秋天收获也是宝贵的种子,不能用于顶替粮食。

明年更大范围的种植,才有可能缓解东江镇的吃饭问题;后年呢,可能等不到秋天丰收,就要展开决定性的大战了。

郭大靖觉得老天只给了他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按部就搬地准备,显然是有些来不及。

从外面购粮是一个渠道,自力更生的话就要看东江军能占据多大的地盘。

土地多了,土豆种植面积也增加,肯定会使东江镇对吃的难题,有更好的解决之道。

可无论怎样,内外两方面都要兼顾,从外购粮、在内种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东江镇军民的吃饭问题。

>

也只有能吃饱饭,东江镇军民才能够动员出足够的兵力,对建虏展开一次决定性的总攻,扭转明金战争的态势。

没错,郭大靖已经有了数年后的战略设想。这是基于历史轨迹设想的,有着很多变数,但并不妨碍郭大靖为此而拼命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否则,来了你也抓不住,只能空自嗟叹。

郭大靖与尚可喜聊着,询问着广鹿岛的情况,都记在心里。

尽管没说到战后可能去主持广鹿岛的事情,但两人心中都清楚,有意避开罢了。

从尚可喜的话语中,郭大靖猜测毛文龙应该是做了工作,让尚可喜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对日后的安排甚是满意。

或许对很多东江将领来说,能得到毛帅的信任,留在身边听命,是相当骄傲自豪且心满意足的事情。就象很多人拜义父,当养孙,并不被人鄙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