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10(2 / 4)

……

皇帝的亲兵,至少也有一万之数。

如果按照曹公公的说法来,那最糟糕的情况是——十万人。

有这十万亲兵在手,皇帝要杀她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实在容易。

最简单最有效,也是皇帝目前唯一能用的一个方式,就是直接让军队入城,包围唐府,将她就地格杀了就是。

当然,想要用这种方式杀她,也是有两个前提的。

第一,军队的行动不能让她发现,必须趁着她没有防备的时候将她包围。

唐今身边也还是有些亲卫的,虽然只有千人之数。

但若被她提前发现了皇帝调兵的举动,她自然会先行一步进宫杀了皇帝。

到时候她随便扶持一个幼帝登基,皇帝做的这些自然也就没了意义。

——之所以不自己登基,是因为以她现在的名声,她登基了,皇帝的亲兵会不管不顾地直接攻入皇宫杀了她。

扶持周氏幼帝,就相当于拿了个人质,也可以挟持幼帝命那十万大军退后。

不能让她发觉军队异动——这就是第一个前提。

这第一个前提,虽然有些难,但也不是做不到。至少在皇帝眼里,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这第二个前提,就有些可遇不可求了。

第二,杀她的时候,薛忱必须不在京中。

皇帝忌惮的,当然不是因为薛忱在京中就会来救她了。

就他们这些年来的关系,皇帝要杀她,薛忱不上来给她补两枪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皇帝忌惮的,是薛忱会在鹬蚌相争之时,成为那个得利的渔翁。

虽然这些年来,皇帝一直指望着薛忱来和她争斗,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有多信任薛忱了。

毕竟任谁都看得出,薛忱对皇帝根本没有半分忠心。

皇帝、她、薛忱,三方之间一直都是互相牵制的。

只不过因为薛忱是个保家卫国的好将军,而她是个贪赃枉法的坏奸臣,所以看起来才像是薛忱是和皇帝一边的。

按照薛忱如今在朝中,在军中,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如果在皇帝杀她的时候薛忱顺势推上一把,假装不小心把皇帝和她一起杀了,之后就算他直接自己登基为帝,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到不满。

所以皇帝必须等薛忱离开京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动手杀她。

主动派薛忱去边关镇守不行,那样会招致她的怀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