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能不能说些人话(1 / 3)

看过几门残次的火炮以及泥范,又询问了杨洪山与主持铸炮的匠人几个问题,罗一总算是了解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了。

打磨其实只是必要问题,毕竟得先铸造出合格的炮才能进行到这一步。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黏土制成的泥范需要阴干才能进行浇铸,而阴干的时间快则一月,到冬天的时候四五个月都未必能干透。

如果用火烘烤,因为粘土压得非常密实,透气性非常低,常常是外干内湿。

一旦把铁水浇进去,泥范里边的潮气会让铸出来的炮全是窟窿眼根本用不了。

火炮铸造的越大,泥范自然跟着就要做大,自然就更难阴干。

杨洪山放弃铸造千斤以上的炮,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毕竟费力扒拉的又是弄铁矿石又是冶铁,最麻烦的泥范不但要等半年功夫不说,每制作一门火炮就要重新制作一个新的泥范。

忙乎了一大通,结果成功率不到二十分之一,搁谁谁都得放弃。

而且这玩意儿还是要命的家伙式,与手瘾道理是相通的,强撸那是要灰飞烟灭的。

只要炸膛,试炮的人绝对会一波被带走。

另外除去费时费力且危险不说,泥范这种浇铸方法也会让火炮的口径与规格都有差别。

同样是一千斤的炮,有极大的概率会发生实心弹不通用这种情况。

战场上瞬息万变,几个呼吸间都可能改写一场战斗的结局。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或者是小瑕疵,都可能引发致命的溃败。

更何况现在又出了突发状况,还惦记着狠削一顿膏药国,要来一场降维打击的海战以及登陆战。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解决掉,尽快将产量提上去。

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眼下看来源头还是在于模具。

泥范的误差与不确定性太大,需要换一种模具进行浇铸。

但罗一不是搞军工或是搞冶炼的出身,交代给杨洪山的那些都已经是绞尽脑汁回想的。

坐在残品火炮的炮管上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头绪。

“崔大匠,你以前铸钟的时候,只有泥范这一种法子吗?”ъìQυGΕtV.net

虽说铸炮的匠人头子是专门给寺院浇铸大钟的出身。

不过都是浇铸管子,只是薄厚不同,道理还是有些相通的。

也算是术业有专攻,罗一打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