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您说我说的对吗(1 / 3)

“啪!”

“啪!”

“嘭!嘭!”

“嘭!嘭嘭!”

只是瞥了一眼躬身作揖的罗一,高力士便收回目光。

仿佛没看到罗一,继续跟个孩童一样噼啪放着鞭炮。

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罗一迟迟不见人影的不满。

如果没来剑南之前,高力士的这番作态,罗一会很慌。

但是来到剑南以后,对南诏对吐蕃都有所了解,罗一不怵任何人,包括李隆基在内。

原因很简单,李隆基执政这些年,大唐对外战争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打得太频了。

再加上府兵制又彻底崩盘,对外拳打脚踢三十来年,又有胜有败。

大唐已经烧不起钱了,也可以说李隆基觉得他这个皇帝做得挺称职。

该打得都打过了,有些该打却没打到的,人家也都低头认错当小了。

到了他该享乐的时候了,不打算在对外战争上再多掏钱了。

不过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吐蕃与大唐的战线实在太长了,西边打不过那就换东边打,东边再打不过那就换南边打。

甚至这边桌上正和谈着,外边还是该打哪打哪,总之就是要与大唐死磕。

可以说吐唐之间的战争,大唐不能打上大雪山把赞普给干掉,那么战争何时能够结束,根本不是大唐能决定的。

这钱不想掏能行?是他想省就能省得下的?

即便放下吐蕃不说,这几年南诏又以下犯上,把剑南这么富庶的地方都给打到寅吃卯粮。

李隆基脑瓜子不嗡嗡的?

派杨国忠来了又能怎么样,高力士来了同样又能怎么样,甚至就是李隆基亲自来又能怎么样。

除了他能想些其他路数,不伤国本的搞钱,换了任何一个人过来都只能趴窝在大渡水以北。

嶲州这片自汉朝就是中原王朝的固有国土就得丢掉!

更何况还要指着他做那个真正能搞钱的户部尚书。

在没有真正把国库给堆满,赚得钱多到足够支撑各地的战事之前。

罗一不认为李隆基连他这点小小的嚣张都会忍不下。

不过不怵归不怵,没必要拿捏得太狠,连明面上的关系都弄得那么僵。

这样的结果只会让杨国忠更猖狂,更肆无忌惮。

而且退路还没安排明白,该装样子还是要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