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束脩准备好才行(2 / 5)

家族,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财帛。

朝堂上的大员,又有哪一个是没有从商贾之上获利的,只不过是看谁的手段更隐秘罢了。

可赚钱归赚钱,但凡是个读书人,就没一个亲自上手做这种**业的。都是通过下边人去做。

这个小罗将军身处边地,又不是读书人出身。他自己做些一买一卖的商贾之事,众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

在东亭这么明目张胆的良**不分,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简直是太愚蠢了。

这把读书人当成什么了,说是对读书人的亵渎都不过分。

现在是东亭还只在营州扬名,若是整个大唐都对东亭有所耳闻,这样的做法绝对会让人诟病。

更何况哪个读书人都不是愚笨之人,若是可以操持商贾这种**业,当年他苦读求学时何必那么困苦,连老母乞讨过活都顾不上。

另外,除了对罗一这种打破士农工商等级的做法高尚是极为不满外,连带着对王玄志与李尚客也十分鄙夷。

在他看来,王玄志到底是个庶人出身的粗鲁货色。照拂个后辈都照拂不明白,就这么任由其胡闹。

李尚客更是个只认财帛的纨绔子弟,舍下身来与罗一亲密,怕是就冲着罗一给分润的大笔钱财。

能将这样的人安排到营州,并且还担负了些不可告人的重任,可见朝堂上已经烂成了什么样。

不过鄙夷归鄙夷,高尚也乐得见着保定军的将领都是这样的货色。愚蠢且贪财的人,才最好摆弄控制。

除了这些,听闻了一些罗一后宅之事,高尚也种恨铁不成钢之意。

不但传闻罗一有些惧内,身为妾室的十九娘居然与正室的地位一样高。

不管是出于考虑使君的原因,还是真的对十九娘情意绵绵,这样做的用意都太明显了。

之前就对罗一的取财之道以及良**不分不满的同时又大感可惜。

行事的手段上,高尚认为罗一确实聪慧至极,传闻的多智近妖与鬼才之称并没有夸大。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个是罗一的年岁小,眼窝子太浅。

不知道以功名博取财帛才是最稳妥的。不知道越是对十九娘表现的越亲近,是越被人看不起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罗一能犯这么多不该犯的错,归根结底就是没个好人**。

自诩罗一是与他同一类人的高尚,隐隐起了爱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