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只能赏不能罚(2 / 6)

体,不值得为这样一件事动怒。”

杨国忠偷偷看了一眼李隆基,见没有再动怒的迹象,小心翼翼道:“其实这次打南诏并非全都是领军之罪。

其一,南诏多是瘴气之地,大军水土不服也属正常,战力只能存一二。

其二,南诏这些蛮人太阴险,私下与蕃人暗通曲款。其中必有蕃人参与,此次才会大败亏输。”

顿了顿,再次偷偷瞄了一眼李隆基,见李隆基脸色没变,继续小心翼翼道:“另外此次出战之兵都是些民夫,操练时日过短。

有蕃人参与其中,战败并不奇怪。用民夫换取如此重要军事,也算值当。

有了准备之下,换了西军或是北军的精锐军卒,定会一战而克,不会是此时的结果。”

李隆基哼了一声,再次拍了拍案几上的行文,道:“高仙芝在恒罗斯城与大食人也打了一场败仗,只余几千的安西军退回了四镇。

一西一南同时两场败仗,将我大唐天威丢得干干净净。

不杀鲜于仲通,不治高仙芝的罪,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我大唐勇士。

况且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不但寒了军心,今后还如何能震慑三军,军中还有谁肯再用命。”

杨国忠见李隆基口吻并不严厉,开口劝道:“圣人如此心念战死的忠魂,实在让人感激涕零。

可胜败乃兵家常事,高将军不但对圣人与我大唐忠心耿耿,在安西也素有声望。

与葛罗禄人合兵才将将三万人马,远奔恒罗斯城与大食和诸胡几十万大军打成这样,可谓不胜而胜。

而且打得大食不得不先传了国书过来,赔罪的使臣如今也在路上。

如此扬我大唐天威之盛势,战死的将士下了九泉,只会欣慰与骄傲,不会有任何埋怨。

因此,臣以为高将军不但不能治罪,还要奖赏。”

其实杨国忠对于高仙芝的死活并不在意,但是眼下不保高仙芝,鲜于仲通就没法保。

另外高仙芝怎么说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中将领。这个时候拉他一把,说不得会心存感激。今后或许也能互为援引。

而且安禄山那个胡货每次入京都都给足了他颜面,结果却是越来越嚣张。

吆五喝六的样子,极其让人恼怒。与这样的人合谋,无端坠了自己的威望,并且无意中刀尖上跳舞。

与高仙芝搭上关系,对安禄山也是一种制衡。

所以保下高仙芝,在杨国忠看来是一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