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局势(上)(2 / 3)

程名振遣派信使入京,走的是井陉,也就是从并州入河东的,信使急行入京,但也通报了并州总管府……如果突厥没有得手的话还好说,如果得手的话,此刻的代州局势就不好说了。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发生了什么,长安这边无能为力……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判断,八成今日还有一封奏报,可能是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也有可能是淮阳王李道玄。

所以,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等待。

至于追责,易州总管桑显和败北,庐江郡王李瑗逃遁,这些都要以后再说,反正这两人……前者没什么派系,没人替其撑腰,后者长期依附东宫,现在李建成哪里还会去管他!

殿内的气氛略有些凝滞,李渊将李世民唤到身边低声商量着什么,其他的宰辅也在三三两两的商量着什么,李善慢慢踱到了裴世矩身边。

“不会是裴公手笔吧?”

“自然不是!”裴世矩目光如电的直视李善,“当年足下马邑招抚苑君璋,老夫可没在雁门关做手脚!”

“这倒是,只是遣派人手去了云州,使突厥坏招抚事。”李善微微点头,“河东毕竟是裴公乡梓之地。”

顿了顿后,李善却继续道:“但闻喜位于绛州,距离代地颇远。”

李善压根就不信裴世矩的解释,当年裴世矩没有在雁门关做手脚,那是因为自己留了后手,让淮阳王李道玄这位生死之交亲自驻守雁门关,而裴世矩派去云州的是代县势族子弟,他们不会也不敢引突厥破雁门,使乡梓受损。

闻喜距离代地太远了,几乎是一个最南,一个最北了,更何况绛州前面还有并州顶着呢,突厥兵锋抵达闻喜的可能性不大。

裴世矩盯着李善,微微摇头,“确非老夫手笔。”

“若是突厥破飞狐陉,雁门关必破,若是淮阳王处事不当,代州军十不存一,突利可汗携大军南下,并州难抵。”

“怀仁之前不是尽述突厥此番来犯,非是为劫掠财物人口,而另有深意吗?”

“所以,突利可汗很可能不会坐镇忻州,使偏师劫掠地方,而是会猛攻并州,窥探关内。”

李善眉头微蹙,不得不承认,裴世矩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与原时空不同,这一世的唐军因为李善的出现提前收复马邑,代州军数破突厥被视为天下强军,这改变了唐军在河东的长期战略,不再以并州为核心,而是将战线推到雁门关之外。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随着灵州军两次大败,以及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