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冒险(2 / 3)

薄的话,一时间帐内再次陷入寂静,就连唐俭都不再开口了。

唐俭狠狠瞪了眼段志玄,当年被魏嗣王驱逐,去年泾州一战执意追击,屡教不改啊,回京后必要告诫秦王殿下。

令人心悸的沉默过后,张仲坚冷冷道:“你段志玄冲阵犀利,有勇有谋,但哪个主帅敢用你这样的将领?”

“或者说,只有秦王殿下才能驾驭。”

一直不吭声的史大奈不禁苦笑,这话说的……就连秦王殿下都挑不出毛病啊。

“如今处置,于军心无益,待得此战后,你回长安。”

段志玄垂头丧气的出了中军帐,其余将领也纷纷离开,张仲坚才对唐俭道:“段志玄其人,堪为帅,但难称良将。”

唐俭不同军略之道,听得有些懵懂,其实张仲坚的意思是,观望今日段志玄先以固守疲敌,甚至后撤诱敌,然后雷霆一击,又提前选好了退路,思虑周密,有条不紊,为方面之帅是够资格的。

但段志玄为将领的时候,只考虑自身,而不去考虑协同作战,作为将领是不合格的……一场大战,总是要有吃肉的,喝汤的,也要有啃骨头的。

张仲坚是准备在南线做一次大动作的,但也要谨慎处置,通过种种手段试探突厥,所以命令段志玄午时之前不得出击,他的用意一方面在于打破突厥的节奏,另一方面在于与原州的张士贵取得联系。

都布可汗屯军灵州,猛攻鸣沙,数日不克后却不移军,实在太过轨迹,突厥的斥候截断了鸣沙大营与原州的联络,但对原州那边的封锁力度并不严。

听了张仲坚长篇大论的解释,唐俭才终于反应过来,“的确如此,都布可汗为何不走?”

“原州难克,至少能攻打会州啊,鸣沙大营未必会出兵。”

张仲坚补充道:“最重要的是,突厥十万大军,如今至少还有八万余,粮草是个大问题。”

“那……”

“必有蹊跷。”张仲坚叹道:“原本想与张武安互通消息,但今日段志玄闹了这么一场,突厥不会再攻南线,如今也不再猛攻东线,或许有可能会攻北线。”

“北面防线不长,略为狭窄,突厥难以展开兵力,所以……必然游骑四出,再想与原州联络,已经不可能了。”

在心里犹豫了片刻后,张仲坚轻声道:“茂约公,可能要冒一次险。”

唐俭此刻心乱如麻,他不通军略,但却不是没有韬略的人,他长时间出任黄门侍郎,对大势比张仲坚知道的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