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选将(2 / 3)

都知道,其实李靖也心里有数,突厥攻打延州的可能性不高,一方面是因为长城的堵截,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势不利。

虽然榆林也就是所谓河套地区便于骑兵纵横,但到了延州、银州、绥州一带就不同了,地势更有利于步卒,而且这些地方说实话……都没啥好抢的,梁师都在治理地方这一块实在不行。

突厥的主要攻击区域可能还是代州、灵州,代州虽然有雁门关,但朔州却是在雁门关之外的,攻打灵州难破张士贵把守的原州,但也能劫掠灵州、会州与部分盐州地区。

陇右道那边就不太好说了,那边对峙的主要是铁勒九部……也就是后来的薛延陀帝国。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那河东是否需要从长安抽调将校补之?”

“那是自然。”李世民点头道:“刘世让、李世绩镇守朔州,薛万彻、薛万钧兄弟……若不出塞,难有大用,而秦武通当年伤势不轻,只怕难以主持大局。”

一旁的柴绍微微点头,“若突厥来犯代州,雁门关需重将主持,是否需要建言陛下,加任城王河东道行军总管?”

李世民犹豫了下,他倒是不怕李道宗投靠东宫,虽然这位堂弟不涉夺嫡,但却长期在自己麾下,柏壁、洛阳、虎牢、洛水四战,李道宗均身先士卒,还曾经一度与自己深陷阵中,并肩作战。

只是此次自己得父亲许可,先后以亲信补入代州、延州、灵州三军,再让亲近自己的任城王李道宗加河东道行军总管,只怕惹得父亲觉得自己不知进退……杜如晦、凌敬都曾经提醒过,前隋太子杨勇被废,一因隋炀帝杨广,二因不知进退而圣心不渝。

在目前的局势下,李世民不希望看到自己与父亲之间产生裂痕。

总而言之一句话,李世民是个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力求完美的人。

柴绍未必不懂,但没说什么,而李善隐隐听出了些意思,低声建议道:“秦武通老道持重,不如殿下再调拨心腹将领补入代州,以为襄助。”

李世民微微点头,在心里盘算了下,“可惜了,原本定方最为合适。”

苏定方没吭声,他虽然不懂,但凌敬私下曾经提及,在李善与秦王关系没有大白天下之前,你是没有机会的。

李世民看了眼柴绍,“韩国公如何?”

“韩国公?”李善有些懵逼,这个爵位自己好像从来就没听说过,这是谁?

柴绍想了想,“庞公前隋即为名将,英武有力,明晓军法,早年先后为左领军、左武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