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证据确凿?(2 / 3)

聊了几句后,李善轻声问:“范十一请叔父去认过了?”

张琮正想着这件事呢,立即点头道:“认过了,的确是左千牛卫麾下,其中两人是千牛备身。”

“平日可有异状?”

“呃……”张琮犹豫了下才说:“适才问过几人,据说其中一人的兄长是齐王府侍卫。”

李善点点头将话题扯开,再聊了几句才起身离去。

怎么查……或者说,怎么掀盖子,这是要讲究技巧的,李善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这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李善寻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一个不大的帐篷内,李善瞄了眼地上的杨文干,这货被捆的死死的,连嘴巴都被堵住了,也还好被捆的死死的,不然这封信还真留不住。

打开看了几眼,李善咂咂嘴,这封信用词典雅,但咄咄逼人,而且分析局势也很得当……太子势微,若不能奋力一搏,他日只能事败身死,而坊州精兵本就是备不时之需,此时正是时候。

李善很确定这是封伦的手段,但仔细想了想,一封信足以让杨文干起兵吗?

的确,此次如果自己来的慢一点,杨文干攻破翠微殿,那李建成至少有五成的机会登基称帝,剩下的五成是齐王李元吉的。

但毕竟是起兵谋逆,封伦怎么确定杨文干敢起兵呢?

若是事败,只怕是满门被诛啊。

李善琢磨了好一会儿隐隐猜到了点什么,李元吉露出狐狸尾巴,主要是因为那三个倒霉的宇文。

但宇文颖劝动杨文干起兵其实是个意外,李渊未必就能选宇文颖去诏杨文干觐见。

宇文韶安排伏兵在山间小道上,如果杨文干没有起兵,那并不会泄露行踪。

而宇文宝是在七月十五日黄昏时分在沮原桥截杀信使,按照路程计算,很可能是李元吉已经知道了宇文颖封诏传杨文干,而后者很可能起兵,才会命宇文宝动手截杀信使。

换句话说,这封信未必能使杨文干下定决心起兵谋逆,但如果杨文干不起兵,李元吉并不会露出什么马脚。

关键在于杨文干的确起兵了,而自己在最后时候赶到,才会使李元吉露出了马脚。

李善在心里盘算这种可能性比较高,疾步进了翠微殿后殿。

“怀仁来了。”万贵妃笑着招呼。

“拜见陛下,拜见贵妃。”

“据说江都郡公颇有进益?”李渊随口道:“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