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眼线(2 / 3)

的根基,李世民能将人手安**这些刚刚收复的州府去……而这其中,少不了李善的配合。

那位从陇州总管调任灵州总管的郭孝恪,在灵州战事中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不仅是苏定方这个主帅排斥他,以张仲坚、曲四郎等李善嫡系为首的大量军中将校都极为鄙夷,使郭孝恪一点战功都没能捞到。

“驻守朔方,必要善守。”

放弃榆林郡,突厥一旦从正北方向南下,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一定是朔方郡。

与榆林郡接壤的有两个州府,一个是朔方,一个是银州,但银州一带人口荒芜,突厥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银州境内有长城为屏障,还有朔水、茹卢水两条大河。

而朔方就不同了,毕竟是梁师都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老巢,财物、人口都比银州多的多,最关键的是朔方郡大半都在长城以北,而且梁师都这些年竭力破坏长城,使自己能够顺利率兵侵犯延州。

换句话说,如果突厥能攻破朔方郡,就有可能沿着梁师都的旧路越过长城攻入延州,一旦攻破卢子关,就能沿秦直道一路杀入关内道腹心。

所以,朔方郡、延州两地的守将,不能随便挑选,一定要既善守,也能理政,还能抚慰士卒。

对于李善的建言,李世民点头赞同,“可惜武安如今出任原州总管,不可移位。”

“殿下袖中多的是英杰。”李善笑了并没有点出几个人名,没必要越俎代庖,不过记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说过,李靖善攻,李绩善守,有此二人,无边患矣。

正好去年天台山一战,天策府折损了不少将领,李世民先后调了黄君汉、王君廓、李绩入朝,李绩如今是雍州长史……这是个虚职,没什么实际权柄,正派的上用场。

顿了顿,李善提醒道:“不过若是撤销延州行军道,段德操倒是可复位延州总管。”

李世民听得懂李善的意思,虽然现在李渊支持你,但你也不能将位置都抢光了……段德操是李渊的嫡系旧部,虽然兵败灵州,但在原州一战知耻后勇,随李善袭萧关立功。

这时候已经走到了承天门,两人不再交谈,在承天门大街上分开,一个回尚书省处理政务,一个想了想转入了司农寺……好久没来了。

不多时,消息就传开了,魏王李怀仁入宫觐见,力谏陛下不可贸然设榆林郡,更有甚者放言,若设郡,秦王领兵亦败北。

消息传到中书省,崔信眼神闪烁,而对面的门下省内,裴世矩嗤笑了声,这又是在联手糊弄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