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坦言(2 / 3)

李善心里这下子只能MMP了,自己真是嘴快,后世的成语真不能乱用,与本意大都不一样……明明是指目光发亮,怒而视之,后世却变成眼光了得。

崔信继续骂道:“又或者你李怀仁是疑心清河崔氏无信,有意悔婚,不然何以言舍人?”

“小婿……”

“不对,不对!”崔信顿了顿,狐疑的看着李善,“未曾听闻你与君威兄有来往……”

“那是……”李善一头雾水,只觉得李大师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

“李大师,陇西李氏姑臧房出身,其曾祖李承乃北魏龙骧将军、荥阳太守,爵封姑臧穆侯。”崔信解释道:“李大师彷《吴越春秋》撰写南北两朝史书,不过因乱世一度中断,今年三月得中书令杨恭仁举荐入京,有意续写史书,至今尚未完稿。”

“目光如炬乃是典出《檀道济传》,你从何处听来?”

李善无言以对,这也太巧了吧!

不是前面上千年留下来的典故,也不是还没出世的典故,而是正好在将出未出之际,自个儿运气也太好了点!

而且李善也想起来了李大师这个名字为什么耳熟了,其侄儿是十八学士之一的天策府主簿李玄道,而李玄道的爷爷李谨就是死在河阴之变中的……这还是去年末尔朱义琛回京那次提起的。

哎,想起这些事李善就头痛,后来他还特地打听了下,李玄道的妻子是太原王氏出身,岳父是北齐吏部尚书王松年……而王松年的父亲就是死在河阴之变中的王遵业。

李玄道的母亲出自清河房氏,早年父母双亡,爷爷也是死在了河阴之变中,而家族中有个关系不错的堂弟,名字叫房玄龄。

反正每个世家门阀,转个弯都是和尔朱家有仇的……想到这,李善看向崔信的眼神不禁诡异起来,这位的曾祖也是死在河阴之变中的呢。

“没话说了?”崔信还是冷冰冰的。

李善很乖巧无害的低头,“小婿知错了。”

崔信沉默了会儿,低声问:“秦王如何说?”

没办法啊,都已经定亲了,自己身为清河崔氏子弟,还爵封清河县候,女儿又心心所念,妻子越看越是喜欢,难道还真能悔婚不成?

再说了,自己早就猜测这厮投入秦王麾下,这次不过是印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