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礼物(2 / 3)

子,毕竟不是什么大事。???..Com

李善略略解释了几句,看向一旁的曲四郎,“看见了?”

曲四郎一头雾水,“郎君?”

“就算有事相求,也要言明,不可隐瞒。”李善虚踢了脚过去,“以后学着点。”

曲四郎讪讪笑了几声,眼角余光扫了扫候晨,心想这老头还真有一手,几乎将所有的一切都送上去,才向郎君请求援手。

而曲四郎去年几乎是用李善这把刀,将仇敌代县周氏灭族,当时李善就发现了,事后挨了三十棍,在床上躺了好些天。

>

一行人在山谷各处转了转,又回到李宅,李善轻声道:“玉壶春如今行销于关内、陇西、江南、蜀地,乃京兆杜氏产业。”

“京兆杜氏?”

“不错,这一代京兆杜氏……”李善似笑非笑,“秦王心腹杜克明被誉为王左之才,孤可不想得罪啊。”

有杜如晦在,杜淹这厮已经不可能在仕途上有太高的成就了,毕竟这两位虽然不合,但却是嫡亲叔侄。

就像杨恭仁出任中书令,其侄儿杨师道不过吏部侍郎,前者不卸任,后者就爬不上去。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房玄龄立即被拜为门下侍中,位列宰辅,而杜如晦却没有,只任相对来说职权比较虚的兵部尚书,因为被贬至岭南的杜淹回朝,虽然只出任吏部尚书,但得李世民允许参豫朝政,实际上也位列宰辅。

直到杜淹在贞观二年病逝,杜如晦才以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正式成为宰辅。

所以,如今杜淹的心思都不在争权夺利上了,他也想的够明白……玉壶春如今大行天下,主要就是这位的功劳。

李善之前在代州是将玉壶春卖到塞外的,但如果想在陇西、关中的话,只怕杜如晦也压不住杜淹啊。

作为穿越者,李善有很多种选择,比如唐朝盛行的蔗糖,他试验多次,能提炼出白糖……但问题是甘蔗都种植在南方,特别是岭南一代,北方因为气候、降雨量等原因基本上不种植甘蔗,运输上会非常麻烦。

如果直接采购蔗糖转为白糖,利润就没那么高了……大部分的利润空间是在甘蔗转为蔗糖这一步,白糖价格虽然高昂,但毕竟量不会太大,而且也太过引人注目。

甜的不行,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