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摆明态度(2 / 4)

方知晓李善投入秦王麾下,也不意外苏定方知晓李善的身世,毕竟苏定方几乎就是李善的影子。

但他们很意外于凌敬这句话,“早在山东便已然决断”,李善那么早就已经决定投入秦王麾下了吗?

几位幕僚不清楚,但李世民是心里有数的,早在还没去山东之前,李善就设计让李德武投入了东宫,那时候起,李善就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了。

“苏定方爵封巨鹿郡公,乃是大唐的臣子,乃是殿下的臣子,非李怀仁的家臣。”李善正色道:“他日无论殿下做何种抉择,苏定方必然听令。”

“若是殿下不方便亲自出面,凌公、房公、杜公、长孙公均可代为传召。”

长孙无忌脸庞微红,眼露精芒,如果有节制北衙禁军的苏定方在,一旦宫变,把握就大的多了。

李世民感慨的看着面前这位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青年,在他的计划中,李善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但在夺嫡之争中没有用武之地,但现在……至少苏定方很可能成为一个关键人物。

“殿下,或可抽调旧部,充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长孙无忌迫不及待的建议,“未必一定要从陕东道大行台,扬州都督府、益州道、河北道亦有旧部。”

>

房玄龄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李世民的脸色,轻声道:“或可暂缓之?”

李世民却抬头看了眼无丝毫动容的李善,点头道:“不急,不急。”

李世民相信,李善一定听得出长孙无忌这句话的涵义,也能想得到这句话引申出的那些……一旦以旧部充实北衙禁军,那就是动手的先兆,但同时裴世钜不可能不盯着李善,或者说盯着苏定方。

军中将校的调配,如果李世民要做,阻力并不大,但裴世钜很可能会因此找到李善与自己的蛛丝马迹……一旦有了些许证据,太子那边一旦起了疑心,不说父亲对李善的态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苏定方这个位置很可能会不保。

其实即使没有苏定方,李世民也有这个信心,毕竟自己在军中的旧部太多太多了,太子在禁苑有一支多达数千人的长林军,而且还有左监门卫将军李高迁,手不可能伸入北衙禁军太深。

而除了东宫的嫡系之外,能有资格在北衙禁军担任将校的,很少不是李世民的旧部。

李世民盘算良久,轻声道:“苏定方初初履新,可调其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