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脑补(3 / 6)

饿了都有人管,饭菜送到面前,水……”

一旁的范十一赶紧说:“水囊就在床边。”

李善点点头,不管是清洗还是饮用,伤兵都是需要充分的供水的,这一点他早就交代过了,这附近有一条小河,这也是李善选择这条巷子的原因。

范十一笑道:“若不是郎君,你们哪有这番福气……”

连绵的称颂声响起,凌敬冷眼旁观,从李善脸上看不出什么。

李善又安慰了几句,起身打量了下这间屋子,约莫二十多个平方,躺着四个伤兵,实在有点拥挤,回头再向那个县令多要几栋宅子。

“皮猴,过来。”李善叫来范十一,指着屋子的南边,“找几个砖瓦匠来,把那儿砸个洞。”

范十一愣了下,“郎君,那不冷?”

“给他们多加点被褥,实在不行晚上再把洞堵上。”李善叮嘱道,“得找砖瓦匠来干,你们别蛮干,小心把宅子都砸塌了……每栋屋子都给砸,这事儿就今天得干好。”

范十一一头雾水的去找砖瓦匠了,李善想了想,解释道:“若是夜间冷,多要被褥,别被冻着,砸个洞是为了通风,若不通风,一来气味难闻,二来伤口难以愈合。”

其实后一条是李善在扯淡,而且中医是不讲究通风这一套的,这是护理学要求的。

一路看过去,李善在每间病房内都受到了无数的感激,田留安麾下士卒不少都参与了去年洛阳大战,都是老兵,但从未见过如此情景。

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感慨的说起浅水原一战,刘文静大败,伤兵营人满为患,待得秦王大胜归来,伤兵营内那些无法动弹的伤兵伤重而亡都算是幸运的了,不少人是被饿死的。

出了宅子,李善又问了饮食,叮嘱每餐必有肉食,就算分到每人头上少,也必须有。

一旁的凌敬啧啧称奇……在后世的军队里,伤兵那就是应该吃小灶的,但在这个时代,伤兵很可能连吃的都没有。

一行人回了手术室,居然一个伤兵都没有,李善有点忍不住了,说去前头看看情况。

>

“奇思妙想,另辟蹊径。”凌敬啧啧两声,“倒是有些手段。”

李善奇怪的瞥了眼,脚步不停。

“古往今来,军中最重士气。”凌敬摇头道:“春秋时期,勾践以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