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又来一个文宣司(3 / 5)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1786 字 7个月前

,“大善!”

赵孟启又道,“我令人改进了印刷技术,比以前效率大有提高,成本也下降了不少,若是王干办能编写出来,到时将其印刷成册,使天下蒙童人手一本,那必定能前所未有地提高我朝之文教。”

“啊?由臣编写?”王应麟有些懵,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赵孟启也不待他想明白,继续说着,“王干办博学无双,当然是该你来编写了,然后再加上标点符号,以及拼音,有了这样的教材,启蒙教育将变得更加容易,一名老师便可教授上百名学生……”wwω.ЪiqíΚù.ИěT

“等等,这拼音又是何物?”王应麟已经被赵孟启的话带进了沟里,真的开始思考起编写三字经的事来。

对于标点符号,随着一些新版书籍出现,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拼音却还没听过。

“就是用来标示文字读音,你看……”

随即,赵孟启拿出随身的纸笔,边写边解释,不止王应麟认真听起来,其他人也很感兴趣加入进来,有疑惑时也直接提问,赵孟启立刻解答。

古代最早是直音法,就是‘某字读若某字’、‘某字讀如某字’、‘某字音某字’这样,举一個同音或近音的字。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切音法,也就是反切,‘某某切’、‘某某反’,就是取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相拼。

这么一来,要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都得靠韵书,而韵书也是种类繁多,都是大部头,其实很难记。

而这时代的读书人作文章也好,作诗作词也好,都讲究韵律,所以声韵学是必须要掌握的,科举考试时,若是在这上面出现错误,那就等着名落孙山吧。

但是呢,就算只是熟记此时通行的《大宋重修广韵》,那也是无比繁难的任务,说是一种折磨也不为过,因此要成为合格的读书人并不容易。

赵孟启也没完全照搬后世的拼音符号,而是根据汉字的风格做了些改进,除了他自己有些不习惯,别人都是第一次见,反倒不觉有异。

讲述了许久,王应麟不愧是博闻强记之人,已经明白了其中大致奥妙,连连称好。

“大善,以二十六个简单易记的符文,组成三十多个声母,以及数十个韵母,再辅以平上去入四声符号,便可拼读出任意一个字,着实大为便利!”

此时的汉语读音和后世区别还是挺大的,声母数量和韵母数量都要多上一些,因此注音也没法照搬后世。

赵孟启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