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铜钱(3 / 4)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1685 字 7个月前

不理想,反而严重制约了正常贸易。

正常贸易有来有往也就罢了,但倭国人鸡贼得很,来大宋卖了东西,却经常不进货少进货,只是整船整船的把铜钱运回去,每次都有数十万贯。

就在五六年前,倭国商人在温州、台州一带低价出售日货,交易铜钱,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台州城内几乎找不到半枚铜钱,城内交易几近瘫痪。

而在海外,来自大宋的铜钱,正如同**时期的美元,在海外各国价值超高,实际购买力远远超过国内。

“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以是为常也。”

在铜价差的厚利趋势下,有些人便设法绕过了海禁,贩卖铜钱到海外以获取暴利,就像刘家和倭商勾结那样。

最后,当朝廷将大多数铜用于铸钱后,民间却对铜器有着强大的需求,使得铜本身的价值疯狂攀升,远远超过了铜钱的币面价值。

这时候,自然有人为了牟取五倍以上的暴利,把铜钱熔化铸成铜镜、铜盆、佛像等铜器,而且这种现象非常严重。

在后世古董藏品市场上,宋代铜镜一直卖不出高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私下铸造太多,并且大量流传下去,所以并不稀罕。

当铜钱缺失很难逆转,市面缺乏货币的情况下,就有了各种替代品参与流通。

铁钱是铜钱的备胎,交子等纸币本质上是一种存单契卷,也是以铜钱为支撑,大宋朝廷给它赋予了信用货币的性质,也建立了准备金等金融制度,可惜朝廷很难管住自己,经常性的超发滥发,纸币贬值已经成为常态,信用濒临崩塌。

金银不是货币,只是由于本身的价值,也会用于流通,但宋朝货物价格从来也没有多少两银子的说法。

另外,茶引、盐钞、度牒等有价票据,还有丝绸布帛等实际货品,也承担了许多流通功能。

这些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钱荒问题,也反而进一步提高了‘铜钱’的身价,加剧了铜钱在流通上的缺失。

同时这也给宋代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麻烦,搞得钱库和杂货铺一样。

赵孟启早有建立新货币体系的想法,可眼下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尤其是贵重金属太过缺乏,这使得他更加急于展开对倭国的计划。

看完库房,赵孟启带着众人在公事房坐下,开始安排事情。

“鹤云兄,最近有不少项目开建,你们银行在资金出纳方面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