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医家就是这样的(4 / 6)

为何会那么古怪,不近人情,因为他们学的是医术,不是生死人肉白骨的仙术。再精湛的医术效果也有限,而世间多得是身患疾病却无财力的病患,自己虽有能力救治可也要谋生。只是,他的选择跟老师有所不同。

时常免穷苦庶民诊金,偶尔贴药。

他看着干瘦的孙子,叹气,愧疚,**年幼懵懂的孙子:【日后不要学爷爷。】

对得起自己,但对不起家人。

原本可以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再不济也能多吃几顿饱饭,有个安稳的住处。

日子继续过得穷困潦倒。

某日,董老医师带着孙子赶路。

爷孙坐在路边树下歇脚。

他正擦着汗,道上来了个老态龙钟,严肃古板的老者,对方背着个药箱。董老医师觉得对方的脸有些熟悉,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毕竟,距离他少年已过去三四十年。

老者也是行医的。

他问:【后生,行医几年了?】

董老医师听到“后生”这个称呼,有些哭笑不得,他们俩站在一起,谁更老还说不定呢,嘴上道:【得有三十四年了吧。】

十七岁拜师,五年学徒,五年学艺。

自那之后,已有三十四年光阴。

老者笑了笑道:【老夫这里有一门绝学,只是门下凋敝多年,没个徒子徒孙。今日看你有缘,要不要继承老夫衣钵?】

董老医师愣了愣:【传衣钵?】

跟着失笑:【老丈莫要戏耍于人,老朽跟你站一块儿,还要称呼你一声‘弟弟’,你得喊老朽一声‘老哥哥’。传衣钵也要寻个年轻后生,找半截身子能入土的作甚?】

他们谁先入土真不好说哦。

老者被拒绝却没丝毫生气的意思,道:【谁说你半截身子入土了?老夫能看相,观你的面相,是个长寿的,来得及。】

董老医师见他神色认真,下意识想起当年师父临终前的模样,第二次拒绝也不忍再说出口。他误以为老者也跟他师父一样,老者似乎能看穿他的心思,登时哈哈大笑。

董老医师道:【老丈笑甚?】

老者道:【你日后便知。】

董老医师:【……】

老者又问:【你行医三十四年,你可还记得自己这辈子一共医治过多少人?】

董老医师摇头:【如何能记得?】

太多了,他记不清了。

老者对这个答案却很满意:【老夫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