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弃官挂印而逃(3 / 3)

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说法,反倒是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做法颇为流行。

自己辛辛苦苦考上举人,是为了什么?

难道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当官捞钱吗?

等送走县尉之后,这位县令大人在千思百虑之后,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连自己聘请的师爷都没有找,而是直接转回后院,将这些年收纳的民脂民膏一打包,带着几个儿子,小妾,趁着夜色,就遁了。

好嘛,等到次日,县里的主簿等等几位大人来找县令大人商议的时候,却愕然发现县令大人一家已经消失不见。

几位大人看着已经变得空荡荡的后院以及几件散落在地面上的旧衣服,一个个愕然无比。

他们心里想要骂娘!

狗县令!居然一个人先跑了!

他们打得算盘很好,那就是让县令顶锅!

县令可是县里最大的官,不管是带着大家一起逃,还是固守县城,那都是县令大人一个人先顶上,自己这些主簿,县尉才能够在后面进退自如啊。

现在可好,那县令大人竟然先跑了!

这着实让几位大人一时间进入到了呆滞状态。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骂娘也无济于事了。

几位大人相互推诿了一番之后,就决定向上汇报。

嗯,缺乏主观能动性,将问题丢给领导,是明朝官吏们的一贯做法。

没法,过于主观能动的官吏,像张老头,明阳先生等等之类的,最终都没能落个好下场。

上级需要你主观能动吗?错,他们需要的是一群牵线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