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老子要做毒士(2 / 3)

调离了朝堂,在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保护他呢……

未几,张凤翼死于军旅。

在《明史》的春秋笔法下,竟然落得一个不知兵的名声!

可笑、可怜、可叹!

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全是在他的举荐下,被提拔起来的……

说他不知兵,被调离出了朝堂的他,还上了折子,声言:

流贼必然会挖掘凤阳皇陵,以打响名声,要朝廷派人防守……M.

张凤翼请以江北巡抚杨一鹏镇守凤阳,防护皇陵,首辅温体仁不听。

几个月后的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果然挖掘了凤阳祖陵……

(张凤翼有《句注山房集》、《枢政录》存世,这是被清廷列为禁书、必毁书的,稍微研究一点这两本,就知道明史真特**一言难尽……)

……

闯军全取了山陕大地,陈奇瑜不与闯军同流合污。

于是在黄河边凿山为室,名为钓鱼台,就此隐居。

孙徵兰在黄河边的陈奇瑜石屋工地上,找到了陈奇瑜。

此时的陈奇瑜,已经50岁了,身在民间,却忧心国事的他,头顶的头发早已掉完,只剩下两耳上方和脑后长发还在。

“孙兄,你怎地来了归德?”

陈奇瑜脸色大变。

孙徵兰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一边的狭长悬崖,示意两人过去说话。

陈奇瑜冲一边的下人努了努嘴。

当即有两个家丁,守在了入口处。

“陈兄,陛下相召!”

孙徵兰冲着南方拱了拱手。

陈奇瑜脸色一变:“孙兄这是何意?”

孙徵兰为何对着南方行礼?

孙徵兰也愣住了:“陈兄你不知?”

陈奇瑜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自成的大军,全取了山陕,更是朝着京师去了。

京中的消息早已断绝,他哪里知道什么哟!

孙徵兰见陈奇瑜不似作伪,遂将李自成围困京师,皇帝逃出京师的一系列事情说了。

……

陈奇瑜揉揉鬓角,尽力的消化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他想了想:

“陛下去往南阳,却是必须要先全取了裕州、武关、襄随,唯有堵上南阳平原的大门,才能安心发展,再谋其他的……”

孙徵兰笑了:

“不愧是陈兄,瞬息之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