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三个辽东巡抚(3 / 4)

明左 鹤城风月 1493 字 2023-04-11

,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不过时机未到,刚刚结束沂蒙之战的新军也要整编,左梦庚再次潜伏下来,等待着时机。

>

面对着山东愈演愈烈的局面,明王朝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在努力维持局面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拼凑起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援军。

这支援军主要以保定和天津兵为主,等于是将京畿附近的防御力量给调空了。

这支援军的统帅也很有意思,为兵部右侍郎刘宇烈。

而刘宇烈呢,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该如何算。

说他是兵部右侍郎吧,可他在担任援军主帅前,明明是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说他是辽东巡抚吧,辽东巡抚有三个。

当初大凌河之战时,因为丘禾嘉救援不力,导致崇祯十分不满,于是决定任命谢琏担任辽东巡抚。

结果谢琏还没到任呢,朝廷里就有人反对,认为临阵换将不妥,于是朝廷又命令谢琏暂驻山海关,又没有免除在锦州的丘禾嘉的职务。

这样一来,在同一时间,辽东居然有两位巡抚。

后来随着大凌河的局势日益恶化,朝廷着急上火,结果又任命刘宇烈为辽东巡抚。

也不知道吏部是忘了,还是故意的,总之三个巡抚并存的古怪局面就形成了。

刘宇烈赶到山海关,一看,好嘛。

你也是辽东巡抚?

巧了,我也是。

结果刘宇烈和谢琏留在山海关,距离大凌河数百里,整日价无所事事。

更搞笑的是,大凌河之战打完,明明根本没有参与的谢琏和刘宇烈却受了罚。

有御史弹劾谢琏和刘宇烈无所事事,恰好当时崇祯正看着辽东的战报脑瓜仁疼。一看是辽东巡抚,PSTD发作,也不查明真相,处罚了事。

恰好吴桥兵变闹大,朝廷又想起谢琏和刘宇烈,于是让他们戴罪立功。

谢琏接替孙元化成为了登莱巡抚,如今被困在莱州城内。

刘宇烈成为援军主帅,顶着倒霉蛋的光辉要去和谢琏团聚。

这一次为了救援登莱,崇祯也是大出血了,还拿出了六门红衣大炮。

对于崇祯的殷切期望,刘宇烈并没有任何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