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战(下)(2 / 5)

丽社稷危矣!文臣中有人大声喊道,殿下,起码还要试试,求和吧!

父亲!李芳远看看说话的臣子,冷笑一下,您难道没听过那个典故吗?

说着,他冷笑的看着那些说求和的臣子们,他们可以求和,我们李家的君主,不能求和!

这话,说进了李成桂的心里。臣可以降,王不能降。这些大臣们,有选择的余地,而王没有。

高丽李家只有两条路,要么为王,要么死!

你说,该怎么打?李成桂沉声问道。

从明军的进军路线来看,他们一定会攻平壤。平壤乃高丽大城,有守军三万。请父亲再发七万精锐,凑齐十万坚守平壤。

若平壤久攻不破,明军的耐心肯定会消耗殆尽。说着,李芳远自信的一笑,他们的主帅,是大明皇太孙,他虽然身份尊贵,但却是个没打过仗的年轻人。这种人,性情急躁,缺的就是耐心。

同时,再请父王调一万五千精锐骑兵,由儿臣亲自统领北上,绕开平壤,直插明军的后背,切断他们的补给,不停的骚扰他们!

等明军最后的力气耗尽了,父王在起尽全国之兵,给与迎头痛击。说着,李芳远一拍巴掌,当年隋炀帝怎么败的,如今就让大明怎么败!

好!

李成桂在王座上起身,看着大臣们,肃然说道,寡人登基一来,侍奉大国诚惶诚恐。可上国无德,视高丽为仇寇,欲除之而后快!

上国天子一怒兴兵,视高丽百姓生死于不顾。高丽虽小,但也传承千年,礼仪之邦。吾国吾种,源远流长。

既上国不仁,休怪下国无义。传寡人王命,青海君统领七万兵马,支援平壤。靖安君率两万铁骑,北上迎敌!

寡人意已决,再敢言求和者,斩立决!

~~~

熙熙攘攘中,**的抵抗方针终于决定。

此时的朱允熥,已经带领中军刚刚攻破高丽安州前,一个叫宁边的小城。

此处原是蒙元吞并的所在,元王之后,里面的蒙元士兵和将领都归降了高丽。明军十几万大军遮天蔽日的压过来,城里的一千多守军,只有放下兵器投降,不敢抵抗。

高丽的原野比中原更为苍凉,盛夏时节的山间,竟然有凉风吹过。

朱允熥被数百数位簇拥着,驻马山边,俯瞰下山已经被明军征服的小城。城池太小没什么油水,只有一部明军在城中搜刮,其余大军依旧朝着安州行进。

风吹过,鼻尖阵阵野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