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打哑谜(2 / 3)

大明太师 煌煌华夏 1238 字 2022-11-18

师,老师就显得亲近些。

同理,董伦现在私下里唤陈云甫明台,就好比唤老师一般,显得亲近。

至于那句门下的自称,简单理解就是自称‘学生’。

董伦表态自己是陈云甫的门下学生。

仅从字面意思来解读,董伦这种说法是没有毛病的,因为陈云甫之前就是东阁大学士,算是董伦的前辈,董伦自谦称学生也算过的去,不过古代自谦的称呼有很多,董伦按照职场规矩应该称下官,真要想亲近也可以称后进。

但他偏偏选了门下。M.

门下就是投诚,表示打算投入陈云甫门庭之下。

官场称呼很少流于文字,但处处都是规矩和讲究,陈云甫也算做了大明两年多的官,该懂的不该懂的都懂了,故而挑了一下眉头,将手里刚刚捧起的茶盏又放回到桌子上。

“大学士与我乃是同工,都是陛下的臣子,若是对我言及的废徭役、复商籍有什么不同看法,但请赐教,我自当洗耳恭听。”

有事说事好好说话,别乱喊。

你董伦三十大几的人了,在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前自称门下,若是传出去,天底下的人岂不是都要说我陈云甫少年得志、骄狂无度了?

董伦脸上闪过一丝红晕,而后不失体面的尴尬一笑。

他这般上赶着来投诚还被拒绝,面上难免有些挂不住,不过还是很快摆正好自己的身份,端肃心态老实答话。

“明台言重,无论是废徭役还是复商籍,下官听来都是极赞成的,此举利国利民,泽被百世,是大仁政啊。”

陈云甫没吭,眼里带笑看着董伦。

后者等了一阵没见陈云甫接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今日太子殿下入宫面圣说及了此事,但陛下圣躬有恙,就没有做当堂批复......”

沽名钓誉之辈!

陈云甫听出董伦来见自己的意思了。

这废徭役毫无疑问是大仁政,打朱标提出来,功劳的大头肯定是朱标的没跑,而他董伦身为东阁大学士,朱标属官之首,自然也能跟着混一个好名声,但今天朱标去见朱元璋,事没办成,所以董伦有些急了。

这不,跑来给陈云甫通风报信。

为什么一口一个明台又自称门下,上来就对陈云甫一通捧,表态支持,就是说他董伦和陈云甫在这件事上穿同一条裤子,希望陈云甫能找到朱标再催催。

只要把这事落实,他董伦就好混个天大的仁义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