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对陈云甫很是上心(1 / 4)

大明太师 煌煌华夏 1725 字 2022-11-18

自打和陈云甫那日聊起了砸‘缸’的事后,朱标还真就放在了心上,一连半个月都闷在家里不出门,六部五寺的奏本又都一股脑交到了陈云甫手上。

陈云甫有些后悔。

好在多了一个赵乾。

虽然这家伙没看出什么特别出众的能力,但抄录奏本这种事要什么能力,会写字就成。

“你就把正事记下来就行,至于其他的那些虚头巴脑的废话不用管,什么问安、吉祥话、报祥瑞通通不要管,就往后看,最后那寥寥几十个字就是官员想说的正事。”

陈云甫亲力教导,从六部五寺各挑了几个奏本出来给赵乾做了模板。

“户部直接往最后看,都是伸手要钱或者要粮,记下要钱粮的原因和数额即可。”

“这是兵部的,兵部基本都是屯卫所的事,是打算征兵还是发田,征多少发多少都要记下来。”

“吏部的是选官察官,吏部有选封郎中,他会在奏本的最后写出建议,你就直接把这个建议抄下来即可,太子殿下会给出批复的。”

“工部的最简单,也基本没什么废话,就是修筑工程要用丁用钱。”

“礼部的......你简单看一下,要是报祥瑞、报贞洁牌坊什么的扔一边去,若是事关大礼节什么的要记下来。”

“刑部和大理寺的奏本在最后都会有两法司主官的建议,杀、流、刑、放都会写上,你将这建议记下来就好。”

“至于太仆、太常寺什么的,奏本一般不多,你碰到的话就直接给我,我来抄记即可。”

在陈云甫手把手的指导下,赵乾上手还算是挺快,没几日就熟练的多,刚开始陈云甫还担心他会有遗漏,每次赵乾抄录完他还要一一对照,后面几日便完全放心下来。

有了帮手,陈云甫轻松多了,而他一轻松,对应的朱标也轻松许多。

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批复奏本即可,其他的时间都被朱标用在琢磨怎么砸缸上。

这不一大早,朱标就兴冲冲的拿着一道奏本离开府邸,直奔皇宫而去。

“你这半个月没出门,就为了这件事?”

朱元璋将目光从奏本上移向朱标,乐了:“所以,你就捣鼓出了这么一个玩意。”

后者坐在御阶下点头:“是,儿臣觉着六部五寺过于懒政,茹太素身为堂堂的户部尚书,竟然连一个五千两的批文都要转呈到儿臣这里汇报。

那儿臣要这样的户部尚书到底有什么用,之前儿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