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替贫农说话的原因(1 / 3)

“皇上此次科举是按照我大秦百姓一律平等的意愿去办的”。

“对于那些苦寒学子而言,要想出人头地首先没有书,其次就算有心读书,家里也少了一个青壮劳力”。

“其次,这些参加科举而来的学子一路的路费,花销可是巨大的呀”。

“反而那些氏族大家,拥有最好的条件和环境,可以用心的读书,也不用为生计担忧呀”。

众人听了董瓷的说辞,深以为然,这一次就连云凡也不由的多看了一眼,他觉得这一次董瓷的说辞也说中了他的考虑和担心。

“董相说的没错,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慢慢来”。

接着,云凡把目光转向了田宇,并说道:“那武举的事情是不是由你来说呀”?

“皇上,那臣的提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呀”?

就当云凡和田宇询问武举的事情的时候,董瓷上前一步追问道。

“你听不懂吗,我说了,这个事情需要慢慢来,急不得的”。

“皇上说话,形同圣旨,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岂能模棱两可”。

“董相,皇上的回答很明显了,皇上同意了的”。

对此,赵宏来到董瓷跟前解释道。

“但臣没有听出来”!

见董瓷这样说,众人再次把目光转向了董瓷,看他的神情,完全可以用犟驴来形容了。

“好,朕告诉你,这件事朕批准了,你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吧,可以了吗”?

“多谢皇上,臣替那些贫寒学子感谢皇上的隆恩”。

说着,董瓷直接下跪磕了三个头,而看着磕头的董瓷,云凡的心气也随着消散了,反而有些动容。

“你这是干什么呀,朕又没有怪你”。

再看董瓷,泪眼婆娑,但却笑容满面。

董瓷有如此反应,也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他的家里本来算得上一个地主家庭,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过得江河日下。

待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到了三餐不继,难以果腹的时候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母亲发现董瓷最喜读书,而他的父母为了让他可以安心的读书,吃了不少苦。

虽说那个时候日子过得苦,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书也没有什么前景。

但是对于经历过繁华的董家来说,他们深深地知道,对于贫苦老百姓来讲,只有读书了,才能出世,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