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被朱棣嫌弃的投诚之人(2 / 3)

,这些东西便是他让人费力寻来的,此刻,他就捻起一粒,示意这几人看。

听到他这样说,另外几个年轻人,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

“神种!果然是神种!”

“看来,皇长孙当初竟是不曾夸大其词,这神种竟然真能有这样神奇!”

“只凭着这一项功劳,皇长孙就能让许多人为其立长生牌位了,活人无数啊!”

还有句话,在场的几人都不曾说。

那就是,只凭着这一项功劳,皇长孙只要别作死,将来就能坐稳储君之位!

若下一任皇帝是这样一个活人无数的人,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像是老一辈,对朝廷有着莫大的不满跟怨恨。

年轻人嘛,他们都是出生在大明建立之后,就算是老一辈不断在他们耳朵边说着朝廷的种种不好,可他们这几人,都是去外面世界游历过的,也结交过外地的朋友,对他们出身之地的舆论氛围,就有了一些叛逆的想法。

朝廷的确是对他们有所压制,甚至还迁走了很多人去填充其他地方。

但他们几人都不是什么大族出身,本身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加上没有困居此地,曾出去过,他们本身又还年轻,个个都有着一腔抱负,自然而然的,就对入朝为官有了一丝期待。

但入朝为官,就要走科举之路。

他们还好,都已是举人身份,只差着中进士这一道了。

但这一道门,却能挡住很多人。

这几个人平时就常聚在一起读书,也会让人从其他地方带来一些名人的文章,来学习,来揣摩,这其中,就少不了商人的功劳。

而与商队接触多了,关于土豆的大丰收,以及获得一点土豆的渠道,就都到了他们手中。

土豆,就因此而来。

而望着这堆土豆,这几人对松江府被赐给了皇长孙这件事,就从“与我无关”,变成了期待。

“你们说,这位皇长孙,何时才能来咱们松江府?”一人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一被提出,其他几人心中的渴望几乎快要抑制不下去了。

“若皇长孙能来,我是真想见一见这位能将瘟疫灭了的殿下!”又一人开口说道。

旁人顿时笑他:“你都考上了举人,还对医药这样关心?莫不是想要当面给皇长孙献了家中藏书?小心你爹你娘知道了,又要打你的板子!”

他们都知,这第二个说话的举子,家里曾行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