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元首会议(2 / 3)

乱,只有江宁省因为陆铭的预见性,举措得当保持了稳定。

新吉省的西洋高官在骚乱中逃走,尔后新吉省向东海大公求助,新高官是由东海大公任命的,是新吉省原本的民政总署署长,中洲人士。

同时,东海也派出了观察团前去新吉省,帮新吉省准备明年年初就举行全民选举,选举出州长,新吉省由此也会变成自治州。

对此,陆铭倒觉得没什么,选举嘛,没什么民智开不开的,一次不会,两次三次也会了。

帝国最早进行全民选举的州,当时该州所谓民智,其西部公民的见识,难道比现今新吉省的人还高么?….毕竟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只是现今战乱,此举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自由派一向理想主义,嘲笑他们天真就大可不必。

不过,从自己的个人角度来说,如果是民选执政,自己还是更喜欢元首代议制,就是有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权力都是虚的,但关键时刻,从法理上又可以力挽狂澜,就如同东海大公这种地位。

>

帝国内乱,其重要性马上体现出来了。

尤其地域辽阔的话,需要这样一个吉祥物元首凝聚不同传统习俗的民众。

而正常时期,便是民选总体选举出执政党,由执政党选派精英担任内阁官员,对议会负责,这样,比选举某个人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共和制之类,纠错能力更好一些。

陆铭胡乱琢磨之际,麦克尔森来到,两人聊了有一个多小时,尽欢而散。

送麦克尔森出代表处到电梯处回转,恰好走廊里走过来一行人。

为首的见到陆铭一笑:“陆将军!”

是一名两鬓微白的矮个子西洋老头,面目很和善,但可是出名的霹雳手段。

正是东海首席市政委员、总理执政官沙顿*尼古拉森,他也是东海第一大党“自由公**动”的**。

当初陆铭在北关的对手,北关首席市政委员巴克洛,和其来自一个政党,巴克洛是北关分部的**。

在帝都,原本“自由公**动”也正是现今的执政党。

不过,内乱之后,东海的党分部,大多和帝都总部发生裂痕分道扬镳,“自由公**动”也是如此。

陆铭微笑和尼古拉森握手。

尼古拉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