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御楼言谈,宋之八贼(1 / 3)

();

蔡攸无话可说。

上京城一战,留守被抓,耶律延禧连夜带着臣子西逃,这一幕蔡攸看得是清清楚楚。

如今虽然没有收到关于宋金最新的战报,但是能够从辽国妥协的态度上,可以看得出来,辽国的确是在妥协,这妥协的根本原因肯定是因为辽金战争的不乐观。

蔡鞗这几日在宫中做事,都是面带饕餮阴面,除了郑居中外,使得枢密院之中其他之人纷纷猜测此人的身份,能够促成辽国归还两州的神秘人物,不少人多少想要亲近一番。

在枢密院的这些日子里,蔡鞗一方面熟悉河西房与支差房两房的事务,一方面也在熟悉枢密院中的各种事宜。

十一月初,太师蔡京执政,将兵法已经开始执行,诸路震惊。

十一月中,少师蔡攸开府仪同三司,独宠于赵佶,风声一度超越其父。

十一月末,太学生邓肃抨击花岗岩害民不浅,更是抨击王黼之前包庇朱勔之事,王黼闻听此事,对其十分不满,于是准备把其贬逐出京。

白矾楼,高山流水。

雅间之中有太学生陈东等人。

“志宏,此次归乡,莫要气馁,江南之事,现在已有眉目,靖虏军此去,想必定能安抚。”

陈东看着眼前的这些太学生,这些站在这里的多数都是他的学弟,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在京师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

“此次以京东经略安抚使郓王赵楷为江南招讨使率领在陈桥驿进行军演的靖虏军前往,有之前平定梁山叛乱的经验,又有种师中及姚平仲的西北军的精锐,平定方腊问题不大。”

被称作“志宏”的中年男子也很是同意陈东的说法。

“陈兄与邓兄都是我们太学生中的典范,此次邓兄‘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之语甚佳,吾等必当以两位兄长行为为准则,抨击时局利弊,还天下安宁。”又是一名太学生慷慨激昂地说道。

“子美出入太学就有如此志向,实乃国之幸也!今**我诸位兄弟聚集于此,当为江南百姓请命,重惩朱勔父子,以平江南百姓之怨!”又是一名太学生开口说道。

陈东,子少阳,太学生中的精神领袖,也是多次太学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邓志宏,名肃,此次上书劝谏官家严惩朱勔之人。

子美,为范邦彦,即后来的南宋抗战派的主要人物之一的豪放派此人辛弃疾的岳父,此刻的他不过是太学生中的一名并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