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回击挑衅!(1 / 4)

();

第550章回击挑衅!

初步的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关于成立合资公司的细节,自然无需常浩南事必躬亲。

一来,杨慧梅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二来,成立火炬-C.B.法拉利机床有限公司,根本不是常浩南,或者火炬集团自己的事情。

华夏在机械加工领域,过去基本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别说是跟别人搞合资公司,就连进口成品机床,都得看人家的脸色。

往往花了高价,买到手的还不是功能完整的产品。

而一旦出了故障,哪怕只需要更换一些微不足道的零部件,也必须得国外企业派人来修。

别人根本不允许华夏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拆卸。

有些品牌,简单换个根本不涉及核心技术的外壳罩,都敢开价几万美元。

作为一名在科工委大机关混迹了小二十年的老油条,虽然没有人明说,但他也能从最近的一些风声中判断出,自己可能是要升了。

例如,合资条件中包括由华夏负责机床的部分生产业务,而常浩南手头又没有场地。

多花冤枉钱还是其次,等待慢吞吞的外国技术人员所造成的停工待产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如果买一块新地,一来要花不少钱,二来其中涉及到的手续也比较复杂,尤其在土地性质和土地使用计划上,很容易过**露消息,引来一部分人的阻挠。

也就是希望通过模锻压机项目,把自己手底下的业务给盘活的那位。

而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成立,至少表明华夏第一次开始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这件事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因为负责军转民业务的正好是系统工程二司的司长张永——

于是丁高恒直接找到了一家位于燕郊的老兵工厂,以零元购的方式出(赠)售(送)给火炬集团,以免合作进度受阻。

而过去几个月里面,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几个重点项目进度突飞猛进。

虽然它理论上是华夏科学院下属企业,算是国家科委系统的一员,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公司的大多数政策、拨款和业务,反而都跟国防科工委的关系更加密切。

所以,丁高恒直接派兰新志到常浩南手底下,一方面是继续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去处理企业创立过程中的各种杂项事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火炬集团几乎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