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用计欺寡妇(2 / 6)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钱。

除了皇帝重视的几卫精锐之外,其他的军队,其实根本就得不到充足的军费。

朝廷给划拨的军费,养不起足额的兵马,军队就自己学会了节省开支,从减少人马开始。

然后就被武将,军官们,发现了吃空饷的利益。

老皇帝没有下精力监管这个事情,最后就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

搞来搞去,最后就又回到了钱字上面。

要让国家增加收入,不影响现在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也只有慢慢发展国力。….

想要从勋贵,官宦,商人,地主,收回来原本属于国家的利益。

那就需要彻底的变法,现在赵宗全刚刚坐稳一点皇位的情况下。

并不适合搞这么大事情,就是搞点军事改革,都要抓着兖王逼宫案的契机。

想要改革其他方面,也只有等军队改革完成了再说。

怎么也要等拳头硬了,说话才会有力度。

朝廷需要安稳,不适合搞事,盛长柏就又进入到了清闲的状态。

像一个正常御史那样上班,到衙门点个卯,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正好又是到了夏收的时间,盛长柏也就又往城外的田庄多跑了几趟。

这批土豆又收获了之后,数目已经不少,已经完全足够小规模的推广。

第一批的推广对象,还是家里的这些的姻亲故交。

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因之外,也是这些人更信任盛长柏。

除了原本的那些故旧之外,现在盛家就又多了两门姻亲。

就是如兰的李家和墨兰的文家,盛长柏也给两个人分别送了几百斤土豆,让两个人作为种子在自己的田庄种上。

“如兰,你也不要整日的就往家里跑,还是要多在家里管家理事,以后李家的那些家业,你总要接手过去的。这也到了夏收的时候,你有时间多去庄子上看看去。”

李郁赴任,李家公婆回宥阳之后,李家也就只剩了如兰一个在汴梁。

如兰已经成为了李家人,以前邀请盛家女眷的一些宴会,活动,如兰也就不用再参加。

李家在汴梁,也没什么根基,没什么故交,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应酬。

如兰一个妇人,也不好整天的抛头露面去外面,勾栏瓦舍,寺庙道观的游玩,没什么能玩的之后,如兰也是经常的回娘家。

盛长柏还是希望如兰不要总往娘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