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长松到徐州(2 / 6)

手的。

代价也不高,保举顾廷烨去厢军之中做个基层小官就行。

平常让顾廷烨在厢军混着,用的着的时候,把人调出来,带弓手就行。

“昌哥儿还没有找到,我实是无心去做什么事业。”

“那仲怀你离开徐州,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想顺河直下,继续找曼娘和昌哥儿去,就算是找遍整个大周,我也要找到昌哥儿。”

“茫茫人海,一点音讯都没有,你上哪里找人去啊?”

一般的情况下,找人总有一个逻辑,但是曼娘这个人没什么牵绊,跑起来就没什么逻辑。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逃离的话会躲回老家。

曼娘一个戏子,在戏班子里面长大,从小就是四海为家,没有老家的概念。

一般人不回老家,另外的选择,就是去外地投奔亲戚或者是好友。

曼娘没有什么好友,只有一个哥哥,还被曼娘舍弃在了京城。

想根据投奔亲友这条路子,找曼娘也没有可能。

曼娘除了给顾廷烨当外室之后,顾廷烨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期,在江西常住了一段时间,甚至连长期待过的地方都没有。

平常人不管是娶亲还是纳妾,都喜欢找知根知底的人。

朱曼娘正好相反,完全就是一个没根没底的女人。

自幼在戏班,还学了那么多跑江湖的经验,真不是这个年代一般的女人能比。

在汴梁的码头,顾廷烨没有追踪到曼**踪迹,可以说基本也就没了什么找到人的可能。

“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才会不留遗憾。”

对于寻人,顾廷烨自己也是一副没什么信心的样子。

“那仲怀你多保重,愿你可以心想事成,如果万一没找到人,你又不想回汴京的话,欢迎你再回徐州。”

盛长柏这次就是单纯客气了,顾廷烨如果离开了徐州,也不大可能因为厢军虞侯的职位跑回来。

毕竟顾廷烨是勋贵子弟出身,不是平民,眼界没有那么浅,一个基层军官就有吸引力。

...

顾廷烨带着自己的跟班石头离开之后,盛长柏的生活就又恢复到了原样。

除去庆祝中秋节,参加了一些宴会,文会之外,也没有去参与其他的事情。

自己的一摊事就是盯着河堤工程质量,关注一下已经陆续开始的秋收。

到了九月底,作物大